第三百一十三章 分化融合結盟對抗(四)(第2/4頁)

楊朱希望人人自利,將來受到侵犯的時候通過廣泛的自利,自發鑄成一口誅君之劍。

墨家希望人人有利天下之心,不等將來,靠著獻身精神,鑄成一口劍,持在組織的手中,去誅君。

等到泗上開始出台一系列的法令、開始終於出現了以人為法律主體的法律討論、開始出現萬民制法以確定征稅開戰等原則性問題之後,楊朱學派自然開始向墨家傾斜。

而這正是適所希望的。

泗上打完齊國,已經準備開始對天下宣布自己要推翻周天子和各路諸侯的背景下,今後墨家學說在外面的傳播會很受影響。

泗上內外之別,也就使得宣傳的方向大為不同。

泗上之內,宣揚要做真正的公民、真正的天下人、願意利天下並且為利天下這件事作出貢獻而有榮譽感的新人,因為泗上之內已經推翻了封建貴族,可以教育真正的共和國民。

泗上之外,則需要楊朱之類的學派,宣揚利己、為我、不侵犯他人財物、保護自己利益等尚且是“萌芽”時期的思想,從而形成一種混亂和對封建貴族的天然反感,最大程度地利用小地主、商人、小市民的力量——他們未必願意利天下,但是肯定願意利己、為我、貴生、不侵他人財富也別讓別人侵自己的財物。

他們是同盟,但卻不是同志,這就是泗上內外的區別,包括宣傳、教育方向的區別。

為我的最高境界,就是你搶我的東西我捅你兩刀,包括貴族“合法”的搶也不行,但你要搶別人我譴責譴責你,可我不出頭。

兼愛的最高境界,是天下人多苦,我們要帶著一種獻身天下最壯麗的事業的理想,去戰鬥不息,去平不平之事。

後者的教育模式,注定了需要從小進行一些列的國民教育,只能在泗上之內進行。

前者的教育模式,需要幾部書、幾個人的講學傳播啟蒙萌芽,未必懂得全部,也未必有利天下之心,但也明白自己的利益被貴族侵犯了。

這種分別,注定了墨家不可能去做。

因為墨家不能既在泗上之內宣揚“利天下”,又在泗上之外宣揚“利己貴生”;不能既在泗上之內宣揚大的集體——天下——這個社會的集體主義概念,又在泗上宣揚自己、自我這個完全個人主義的概念。

那樣宣義部會瘋掉,墨家自己就先爆了。

不是說現在宣義部做不到論證“利己和利天下”的辯證統一,泗上內部一直都是這一套。

而是這種辯證統一的概念需要從小教學、從小接觸,才可以被認知。在泗上之外講,就小地主、小市民階層所接受的普遍邏輯思維能力而言,還是楊朱學派的那一套煽動性更強,也更容易被那個階層所接受。

只有這樣,才能結成泗上內外的廣泛同盟,墨家依靠利天下的理想在泗上集結武力;外部依靠利己、貴生之類的人性自利做外援,一旦打出去就可以獲得支持,甚至可以用起義來接應。

等到統一之後,利天下這個概念,就虛化為“愛國主義”這個公民宗教的最完美形態,形成此時世界上第一個啟蒙時代的黑火藥共和國。

適是不準確繼續往下跨越發展的,他確信自己也做不到,所以不需要考慮更長遠的事。殖民掠奪、原始積累、殘酷競爭……這一切將來必然出現,也將必然消亡,只要留下一些種子,新時代終會萌發。

最重要的一顆種子,就是如今聳立在泗上煤礦區那幾台效率奇低的原始蒸汽機,依照漢朝無為而治二百年土地兼並完成的速度,應該足夠在二百年無為而治達成土地兼並極限之前完成工業革命,跳出怪圈,這就是後來人要做的事了。

現在種子已經播下,他要做的就是為這顆種子準備最適合成長的土壤。

這片要準備的土壤,現在還需要用為利天下死不旋踵的墨者,而用不了多久便可以利用資本這頭有自我意識的怪獸,現在他還小,需要許多為利天下死不旋踵的墨者用鮮血去獻祭才能去呵護他的成長,從而將歷史滾動的主動力由理想的獻身變為歷史的必然。

適從一開始就清楚,他必然是要背叛利天下和兼愛之心的,因為現在天下的大多數是小農。

長遠看他們會得到真正的大利,擺脫兼並的循環,擺脫蠻族的壓迫,但長遠時……他們都死了。

適不相信有鬼神,但他總是會忍不住想,等到將來死了的那一天,真的在彼岸見到了墨子,墨子審視著冒著濃烈煤煙、四處殖民掠奪、內部作坊殘酷競爭、小農紛紛破產、家庭手工業者逐漸淪為赤貧、在為了諸夏九州的口號下貧民士兵們為了工廠主的利益去鎮壓殖民地一場又一場的反叛,又會怎麽樣評價他這個最受器重的弟子之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