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不可撼動的力量(十一)(第2/3頁)

若是後者,不免可怖至極。

勝綽沉思片刻,接話道:“還有一事……墨家派索盧參西行。西方之事,適得傳於兩位夫子,必知極多。商賈販賣獲利之事,他定然知曉,索盧參言他此次西行所攜帶的貨物,均獲利百倍,適肯定是提前知曉,否則為何讓索盧參攜帶私仇、璆琳、鐵器等物?”

贏師隙笑道:“他應該知道,這倒是沒什麽可說的。”

勝綽搖頭。

“非是這麽簡單。鑿空西域,可以獲利。秦最能獲利……而隨著鐵器、火藥等物西傳,向西拓展,這是可以得利也是君上可以接受的。一旦向西鑿空,經營商賈,獲利極多……”

贏師隙大笑道:“適哪有這樣的好心?他視我等貴胄為蠹蟲,豈能為我著想?”

勝綽正色反問:“若西方無利,君上新政,欲要立威拓土,會選哪裏?”

一句話,贏師隙臉色驟變,驚道:“你是說……南鄭?”

勝綽拍手,直指關鍵,道:“正是南鄭。墨家二十年前便入巴蜀,只說行義天下,有利於民。鑿水利、煮井鹽、傳文字、播學說,然後便守南鄭。”

“若西進無利,南鄭是君上可以輕易放棄的嗎?”

贏師隙終於沉思,越發覺得駭然。

秦國的變革,是為了強大,而強大便需要有戰略。

在戰略上,隨著索盧參從極西之地返回;隨著馬鐙、火藥和炮在秦國出現;隨著墨家同意這一次為秦民之利而幫助修建冶鐵作坊……向西拓展已經成為贏師隙議定的大略。

壟斷向西的貿易,充實府庫,開辟通路,壓服西戎。

削宗族之爵,將宗族子弟分封於西部邊陲之地,移民墾殖。

向西擊敗西戎、擴充人口、編戶齊民、使有戰功者可以擁有西戎仆從和農奴。

……正是因為這些,南鄭才不那麽重要,才可以和墨家順利地談判,以秦嶺為界,不再向南。

否則向西無利,秦人只能選擇攻取南鄭奪得漢中,充實力量後再謀奪取西河,亦可以入巴蜀。

隨著秦國戰略的實施,和墨家駐守的南鄭的關系就必須和解,而且越多的人在西方得利,那麽秦國便暫時不可能翻過棧道非要去攻打善守的墨家駐守的南鄭。

一瞬間,贏師隙覺得有種被人牽著鼻子走的感覺,憂慮道:“若這是陰謀詭計,我們豈不是正入墨家之謀?”

勝綽長嘆一聲道:“陰謀尚可防範,只是墨家不用陰謀,而以陽謀利誘。難道向西,秦不能夠得利強大嗎?”

這一點倒是毋庸置疑,贏師隙只是覺得墨家不會有這麽好心,便想到了陰謀。

經勝綽一問,贏師隙道:“向西是可以使秦強大的。”

勝綽苦笑道:“所以,墨家沒有用陰謀,也沒有派遣能言善辯之士說服君上向西,而是靠著火藥、鐵器、索盧參等三件事,讓君上自然向西。即便君上復位不成,難道別人為君就不向西了嗎?”

“這便是大勢啊,墨家沒有陰謀,卻在操控著天下大勢。而這大勢,卻又不得不走。”

“秦人向西、不取南鄭,必與墨家親和。”

“魏人勝楚大梁,必謀霸主之位,心向中原,趙人在背,必要解決。”

“魏國勢大,齊國欲強,只能謀泗上,齊墨之爭早在十年前便已注定,墨家只怕為此戰已經等了十年。”

“楚國分裂,必要結盟於墨,不能謀取泗上,任墨家擴張,也只能贊許認同。”

“趙得墨家之奇技,騎兵日強,兵強方有雄心,必對魏心懷不滿。趙魏交兵,泗上之事齊人便無以為援。”

“吳子入秦,墨家欣然應允一路護送,還以為秦之萬民之利而援建冶鐵之坊。秦強,魏必憂西河,更不能與墨家爭泗上,今後十年魏人不敢對泗上用兵。”

“二十年前墨家便派人前往吳地,名為行義傳道,實則吳人日強,逼得越人不得不南撤,否則根基之地不存。越人南撤的時機,正是魏楚趙中山大亂之時,墨家無需擔心側後,正可一舉破齊。”

“如今魏已弱,墨家之前孜孜助楚,現在楚人已強,楚王日威,親貴日怨驚懼,則楚國蕭墻之禍必不遠矣。魏國強大的時候,墨家便操控天下大勢,讓魏國無復文侯之威。甚至為了引發趙、楚和魏的爭端,暗中參與破大梁之事。”

“及至今日,魏弱已成必然,楚人在泗上之南的威脅,墨家卻早已轉嫁到楚人自己身上:楚王現在強勢,借此陳蔡之威,定要變革,楚國必要內亂,墨家又是十年之內沒有側後之憂。”

勝綽越說越覺得自己想的沒錯,正和邏輯,苦嘆一聲道:“只怕二十年前適說動子墨子往沛地行義的時候,便已經想到今日天下之勢,一直在操控天下之勢。田齊無知,如何能夠戰勝為此一戰準備了二十年的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