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零章 庶卒君子金鼓交(十一)(第3/3頁)

然而越人卻並不收,凡是交錢的,一律退回,強制各家繳納如數的糧食才行。

這一來一回,對比嚴重,便有人在城中傳唱歌謠,只說越人殘暴而墨家行義。

越王征集了糧食,又傳來消息,義師南下,似乎有直奔費國都城的意思。

在武城,越王翳已經知道,義師不過萬人。

若是別的軍隊,萬人攻破一國都城,那就夢話,即便費國小國,但也不是萬人可以頃刻攻破的。

就算城內不能反擊,若是被困在城下,前後夾擊,必能大破。

可是義師這萬人的攻城能力,已經讓越王翳膽寒。

滕、倪、武城皆是數日攻破,火藥之物攻城配合坑道挖掘,卻是利器。

那公尚過當年遊越的時候,便說起過墨家守城的手段,挖坑以防穴攻,那是墨家守城的重點技術,挖坑的手段已然天下無雙,再配合這些火藥,實在是不能防備。

既是這樣,那麽這義師南下說要攻取費國的都城,就不得不防。

一旦攻破,這些小國如何肯全面聽令於越?而且墨家的大本營在沛縣,越人也只能攻打滕國,而不能攻打沛縣。

當年商丘城下,楚王盟誓,沛縣利天下,所以若是有攻打沛縣的楚人必然救援。因為楚國可以從沛縣得到技術和各種先進的東西。

楚國盟誓之後,中原各國也紛紛表態。

雖說後來楚國和三晉都各自指責對方而沒有參與墨家主導的弭兵會,但是關於沛縣的盟誓還是奏效的,尤其是墨家在商丘和牛闌邑展示了手段之後更是如此。

再者,沛那是宋國的領土,墨家只是名義上的“沛宰”,越人若是越過滕地直接攻打沛,那就是對宋開戰,這不是越國所希望的。

因此,這場報復之戰,只能圍繞著滕國來打,不敢越境。

如果現在不展示出可以救援附庸國的力量,這些附庸國日後就再難聽命越國了,越王翳沒有徹底滅掉墨家的能力,他只是想彰顯滕國的霸權以維系越國在北方搖搖欲墜的統治,就不得不考慮附庸國擔心墨家日後報復。

不管真假,義師既然南下,越王翳就必須也要南下,若是能夠在費縣國都附近與墨家義師決戰,那是最好的。

否則,這萬余人的義師在外,墨家又可以困守滕城,自己這數萬大軍如何能夠安心作戰?

按照天下之前的規矩或是常識,這麽打仗就是自己作死,很容易被尾隨的大軍包圍在城下,可現在卻真的不一樣了。

天下之前從未有過這樣的戰法。

因為天下之前,從未有過能夠三日破萬人之邑的攻城手段,多是圍城,可墨家義師完全改變了天下戰爭的規矩。

那些夯土的、兩丈高、七裏周長的、看似牢固的小國城邑,在善於守城的墨家眼中,竟好像是一塊隨意可以捏碎的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