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零章 內外勾連百尺嘆(二十五)(第2/3頁)

如今城內糧倉被燒,城內存糧不夠,楚人又學當年莊王之時,在城外收割收獲後,補種一些作物,大有在這裏長久堅守圍城的意思。

這種情況下,宋公清楚之前那些條件,是長遠的。

圍城的事,才是迫在眉睫的,如果不能夠解決,那麽民眾立刻就會憤怒倒戈。

既然此時的宋公不答應,那就換個宋公就是了,反正公室公族還有別人,國人暴動換國君的事也不是發生了一次,很正常。

於是宋公點頭道:“如此,最好。從今日來算,三個月為期,期間還請墨翟先生繼續守城,整頓農兵。若三個月,圍城還不能解,則與楚人成盟!”

適避開了就在宋公附近的司城皇,望向其余貴族。

大尹等人確實樂於如此,若是晉人前來,到時候司城皇一系便可能有所依靠。

畢竟,晉人出兵,總要提出一些要求,而晉人一旦在宋地駐軍,那麽司城皇一系就等於隨時有了外援。

就算商丘百姓心有不滿,但剛剛經歷過楚人圍城戰,此時也不可能繼續再支撐一場晉人的圍城戰。

至於說三個月之內,晉人能否出兵……在大尹等人看來,那是很難的。

想要出兵,需要很長的時間。

而且秋季是收獲的季節,晉人除非現在就完成了征召,已經出兵在路,爭取在秋季收獲之前返回才有可能。

若是此時還沒有完成征召,那麽在秋季之前就不可能出兵了,終究晉人之前剛剛打過一場大仗。

齊、中山、秦三個方向都在三年之內發生過戰爭,晉人此時出兵,需要很大的決心。

加之,晉人似乎也沒有可能為宋公著想,即刻出兵,只怕還要等到楚人筋疲力盡之時才有可能。

於是大尹等人也道:“為商丘萬民著想,正是我們之前動用甲士的緣故。這當然是可以接受的。”

適最後看了一眼司城皇一系,司城皇無可奈何,已經是如今這樣的局面,他只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晉人能夠在三個月之內抵達這個願想上。

現在雖然盟約未成,可是宋公已經同意三月成盟,大尹一系也同意,民眾本身就是因為這個原因被煽動組織起來的,這時候哪裏還能反對。

既然無法反對,他也只好說道:“既然君上與諸君都同意,我又怎麽能拒絕呢?”

“楚人素有野心,滅諸姬陳蔡,並不是我結好三晉他們才出兵的啊。”

“我結好三晉,也正是為了商丘百姓與宋之社稷,只是為了萬一楚人來襲,三晉可以救援。”

“況且,任地會盟之事,那是先君決定的,又有司星子許等佞臣蠱惑觀星改命之說,這難道竟然是我的罪過嗎?”

“若說起來,導致這場圍城的,還是當年蠱惑先君的司星子許啊。然而他觀星有誤,以致自縊,這已經不能處罰。”

將民眾對自己的怨恨摘除後,司城皇也算是默許了三個月之內成盟的事。

正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也或許三個月之內,晉人大軍就會出現在商丘城下,那也未可知。

三個月之內成盟的底線,是民眾提出的,適也就沒有再詢問民眾的必要。

見如此,適便道:“那就請盟誓吧!”

盟誓的事,他不擅長,墨者內自有專職的負責祭祀鬼神的祭司,各種敬獻天帝鬼神的牲畜也都有所準備。

為了維持秩序,沛縣眾人列隊將雙方間隔百尺,空出了一片空地,以待三方成盟,墨者作為見證。

……

城外,楚人的再一次進攻已經失敗。

好容易攻擊到城墻附近,楚人才發現墨者之前根本沒有使出全部的手段,看似城墻上人數少了,但是防禦的力量一點沒有減弱。

石灰、熱油、沸水糞汁不斷地澆淋下來,那些蟻附攀爬的士卒根本不能夠向前一步。

雲梯之類的攻城器械,又被墨者精銳派出的沖機所撞毀。

籍車在城內不斷投擲一些石灰罐或是火甬,阻礙著楚人越過看似已經被填平的護城壕溝向前支援推進的路。

那些攀附到城墻上的精銳,又被墨者的下磨車所碾壓,快速轉動的轆轤拉動著下磨車在城墻上不斷上下。

裏面持著超長矛的墨者則利用下磨車中露出的孔洞不斷地攢刺著那些在城墻上無法防禦的楚人。

加上沉重的下磨車本身就能將人撞下城墻,那些進攻最密集的地方,很快就積累了許多傷痕累累的精銳士卒。

從城墻往外百尺之內,或有被箭射死的,或有被沸油沸水燙傷的,或有被從狗洞小門出擊殺死的,或有被石灰撒入眼睛在地上哀嚎的……

已經有人不顧命令向後退卻到百尺之外。

楚王居高遠望,原本以為,己方距離破城只有百尺,今日正好城內有變,正可一舉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