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七章 百乘金玉悖轍還(五)(第3/3頁)

與舊貴族爭權、培養大批新的基層官吏。

這兩者相輔相成:沒有足夠的士、落魄貴族等基層官吏,就沒辦法對抗舊貴族。與舊貴族爭權不成功,君王就無法提拔大量的新貴。

秦立國不早,卻至少比今年剛剛封侯的魏早。

晉六卿之亂,殺了這麽久,魏的貴族們才剛剛站穩腳跟,還未形成根深蒂固不可撼動的集團,沒有舊貴族掣肘,所以三晉變法都容易一些。

可秦國的貴族力量太大,和三晉根本沒法比。

魏國變法,看似簡單而不血腥,因為魏國的貴族階層還不成型,所以可以繞開你死我活的這一階段。然而魏可以繞開,秦卻繞不開。

你死我活之後,還要有充足的遊士、龐大的對抗大夫卿家族的士和落魄貴族。

以及,源源不斷地基層官吏。

這些秦國都沒有。

可是,吳起知道勝綽等叛墨投靠了公子連。

勝綽的才能,吳起還是認可的。當年齊魯交戰,兩人四戰,吳起勝二平二,雖說一個弱魯一是強齊,可吳起認為能和自己打平的人,已經相當難得。

況且……墨者的才能,可不只是野戰對陣,甚至這只是守城中“上守出城決戰”的一部分。

墨者的義,吳起覺得不可能成功,所以他可以不警惕那些沒有叛義的墨者。

但是,勝綽這些人已經叛了墨者的義、叛了吳起看來無需警惕墨者原因的義……

秦國缺乏一群依附君王的遊士去對抗舊貴。

秦國缺乏一個屬於秦國的“西河學派”來培養基層官吏。

吳起知道,秦國現在什麽都沒有。

可萬一有一天公子連入秦呢?

這部分叛墨入秦,就只能依附君王去對抗舊貴族,來獲取權力。

這部分叛墨入秦,完全可以建起屬於秦人自己的“西河學派”,去掉墨者的義,而又什伍、明令、尊法、同上的一個新的學派。

吳起擔憂,秦人將來什麽都會有。

他必須向魏侯進言兩件事。

其一,繼續派人去沛邑,求請學習墨者的那些利天下之物,甚至可以百金千金去聘用一些人。

其二,想辦法解決秦人崛起的可能性。要麽繼續壓制秦人,徹底讓秦崩潰後再南下、東進;要麽……放棄對公子連的幻想。

PS:

秦國即便變法,依舊是授田的。地處西陲,商品經濟不可能如中原之地發達,土地不能買賣。王翦出征前,請求的是多授田產。商鞅變法前的秦私畝稅是承認使用權的合法性,變相承認一些貴族已有的土地是合法的,用稅來換合法性。基本上,秦墨壟斷了秦變法之後的教育和基層官吏培養,但是墨者的義丟了。沒有龐大的基層官吏、以吏為師,只有商鞅留下的種種遺產或是靠幾個名將奇才,那是不可能成帝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