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宿貴舊夢泣涕漣(下)(第3/3頁)

若再遍尋儒生方士,弄出輪回天命德行始終之說,便再無憂慮!

至於說數國伐齊事,在田氏兄弟看來都是小事,三晉沒有那麽大的胃口滅亡齊國,最多是換取聲望來求封侯事。

兄弟倆議定此事,也不管齊侯態度真假,既然知趣也就不必當成他想要謀反,就當自己也信了他的話,將那胡亂言語的越女剁成肉醬喂狗就是。

齊侯寢中,之前看似已經喝醉的齊侯,清醒地看著那柄尚且沾染香血的劍,喃喃道:“我生平至今,最恨之事,不是田氏欺我,而是在你死前不能讓你知我的心思。”

“田氏勢已成,國氏、高氏、晏氏均已破滅,齊國之城十中有九屬田氏,又在封地行邀民心之策,壞官山海之略,我縱有心,又能如何?”

“昔年簡公不過是心懷不滿,就被田氏追殺致死,我又能如何?田常下葬,以九鼎相陪,天下皆知,又如何?簡公薨,那是弑君,但諸侯又有何震動?仲尼怒,又有何用?如今儒生不也照樣事田氏?”

“數國伐齊,不過是三晉借機封侯尋事,我這個齊侯還要出面求周天子封三晉為侯,為將來田氏取代我姜齊準備。數萬人的死活不過是個玩耍,有誰真的在意?”

“雄心啊雄心,我哪裏還會有?只求這一世這樣混過去,將來他田氏若真能取齊,終究這齊是他們的國,總會善待百姓,不會像如今一樣為了逼我出醜將數千齊人做奴隸送與越王,也不會像如今一樣連將士的屍體都不安葬收回只為了讓齊人罵我昏庸……”

“收屍事、男女奴、與越王駕車……我若連這個都不懂是為了什麽,也枉活天命之年。”

“罷了……你既從越地來,若將來一日我被逐,只求田氏一件事……勿伐越。這是我唯一能做的,日後黃泉相見,再與你說我心思。屆時,太公、桓公、景公……三十代先人,又會怎樣看我?”

“這劍我會留著,等我死了便做陪葬……我只是不想死。”

孤獨的半老之人就這樣喃喃自語,擦幹了淚,擠出了笑,等待著明日繼續行樂,當一個只知道安樂全然忘卻了太公血脈與前人輝煌的昏主。

那些祖先的舊夢,他已經不敢做,只余隱藏著不被人發現的泣涕漣漣,還有一直想忘記的曾經輝煌的血脈。

那些舊貴族們將要流的血、那些舊貴族們此時流的淚,都在無聲地宣告著一個事實:一個混亂而充滿變革的時代就要到來了。

還多少講些禮樂禮法的春秋,馬上就要結束了。

PS:

《呂氏春秋》有載,田和稱“先君有遺令曰:無攻越”。陰陽五行學說,差不多也快出來了,最開始出現就是因為田氏代齊需要一個法理的合法性。於是黃老學才在齊國興起,五行相生相克,直到秦王水德尚黑,皆由此始,但在這之前並無金木水火土體系。田氏祭祀的禮器中,的確尊黃帝為祖;姜子牙也算是炎帝的後裔,就圖那個黃帝勝炎帝來證明田代齊是合乎天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