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子嬰亡國(第3/5頁)

大秦帝國原有兩大主力軍團,一是長城軍團,二是南越軍團。蒙恬死後長城軍團由王翦之孫王離統帥,但是,在巨鹿之戰中長城軍團被項羽殲滅。

大秦帝國征南越的軍團有五十萬人,楚地爆發大規模反秦起義之後,南越軍團根本接不到大秦帝國中央政府的指令,只能封鎖五嶺,防止義軍南下,但是,不能擅自做主北上救援。

除了這兩大軍團之外,大秦帝國可以依賴的是臨時組建的章邯軍團。巨鹿之戰中,章邯作戰不利,趙高又從中作祟,使章邯面臨內外交困的險境。最終,他在勝被趙高所殺、敗被項羽所殺的無奈情況下決定率部投降項羽。

章邯是大秦帝國後期最有戰鬥力的將領,也是在王翦、王賁、蒙恬離世之後湧現出來的新一代傑出軍事將領。信任、重用章邯是挽救大秦帝國的唯一出路。長城軍團被殲,南越軍團因為楚地烽火連天的起義軍的阻隔,主帥任囂未接到命令不能北上,只有章邯軍團獨撐殘局。如果章邯軍團投降,大秦帝國將無兵可用。此時章邯作戰不順,上書請援。關東局勢已經非常嚴重,韓、趙、魏、齊、楚、燕都已經復國,整個關東都已造反。各路義軍紛紛派人向西進軍,進攻大秦帝國的腹地。劉邦已經攻入武關,派人和趙高暗中談判滅秦(章邯等軍數卻,上書請益助。燕、趙、齊、楚、韓、魏皆立為王,自關以東,大氐盡畔秦吏應諸侯。諸侯成率其眾西鄉。沛公將數萬人已屠武關,使人私於高。高恐二世怒,誅及其身,乃謝病不朝見)。

面對這種局勢,只有增援章邯、重用章邯才是大秦帝國的唯一出路。

但是,趙高卻逼得章邯無路可走,導致章邯投降項羽。這是大秦帝國迅速滅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趙高的自毀長城實在是大秦帝國此時最大的政治敗筆。

章邯投降項羽注定了大秦帝國的最終滅亡,但是,此時趙高卻在秦都成陽宮殿上演他人生中最為經典的“指鹿為馬”大戲,企圖奪取最高權力。

如果不是趙高作祟,章邯豈能投降?章邯統率的二十萬秦軍是此時中原地區秦軍唯一的主力軍團,加上章邯本人的能征善戰,這是一支非常可觀的武裝力量。即使章邯率部投降之後,項羽對這二十萬大軍仍然放心不下,最終在洛陽澠池縣東將此二十萬降兵全部坑殺。這成為人們指責項羽殘暴的最重要的例證。項羽不知道這樣做會留下千古罵名嗎?項羽不知道這會讓關中父老仇恨自己嗎?我想項羽不會不知道,只是項羽實在是對這支善戰之軍不放心啊!項羽的不放心恰恰反證了章邯軍團的作戰能力。

子嬰掌握秦帝國政權之時,大秦帝國的主力軍團已經完全敗亡。這個時候,子嬰還能做些什麽?

子嬰在做最後的努力。《史記·高祖本紀》載:

及趙高已殺二世,使人來,欲約分王關中。沛公以為詐,乃用張良計,使酈生、陸賈往說秦將,啖以利,因襲攻武關,破之。又與秦軍戰於藍田南,益張疑兵旗幟,諸所過毋得掠鹵。秦人喜,秦軍解,因大破之。又戰其北,大破之。乘勝,遂破之。

子嬰派兵嚴守蟯關,阻止已經通過武關的劉邦進入關中。此時的劉邦已經有些忘乎所以,打算與子嬰派來的秦軍正面交鋒。但是,精明的張良深知秦兵訓練有素,戰鬥力尚強。所以,他建議劉邦先派人在四面的山上到處插上旗幟,造成一種漫山遍野都是重兵的假象;然後派了兩個最能說的人去遊說秦將。這兩個人非同小可,一個是酈食其,一個是陸賈。他們兩個後來都為劉邦在關鍵時刻成功地進行了遊說。酈食其後來在楚漢戰爭的最後時刻成功地遊說了齊王歸降劉邦;陸賈則在劉邦建漢之後千裏迢迢來到廣東,拜見了南越王趙佗,成功地遊說趙佗歸漢。這都是後話。

這次;劉邦一次性派出了兩位頂級說客,曉以利害,秦將果然想與劉邦聯合。劉邦當時就想答應,張良再次勸告劉邦,這只是秦將為了自己的利益想和,但是,他們手下的士兵未必想和。不如趁秦軍將領打算聯合的良機,發動突然襲擊。劉邦聽從了張良之計,帶兵繞過蟯關,從後面攻擊秦軍,大敗秦軍於藍田。然後,又趁秦軍戰敗之機,再次從北面攻擊,再敗秦軍(子嬰誅滅趙高,遣將將兵距曉關。沛公欲擊之,張良日:秦兵尚強,未可輕,願先遣人益張旗幟於山上,為疑兵,使酈食其,陸賈往說秦將,啖以利。秦將果欲連和,沛公欲許之,張良日:此獨其將欲叛,恐其士卒不從,不如因其怠懈擊之。沛公引兵繞曉關,瑜蕢山,擊秦軍,大破之藍田南。遂至藍田。又戰其北,秦兵大敗——《漢書·高帝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