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利益(第3/3頁)

“都他娘別說了。”李濤一口打斷,“咱們跟著建奴。”

……

福船上,陳新躬身接過呂直遞來的遠鏡,對著岸上瞭望,建奴的後衛騎兵正在從幾個山頭退下,這次的皮島之戰終於快結束了,自己也可以不必再陪著呂直來每天放鞭炮,呂直的第二封捷報剛才也寫好了,捷報中文登營登岸追殺,黃龍和張燾在鐵山截擊,建奴狼狽潰奔,黃龍還有幾十級的斬首。

黃龍這次一直鎮守皮島,倒不是他怕死不來,主要是皮島也確實需要大將鎮守,防止建奴偷襲,也可以穩定人心,據張東的情報,他的幾十個首級聽說是強行從尚可義等人手上買的,聽說有兩個將官不答應賣,其中一個叫耿仲裕,是耿忠明的弟弟,他不但不賣,還在島上四處大罵黃龍,鬧得沸沸揚揚。

從現在的奏疏看來,黃龍等人肯定也打點了呂直,黃龍要分點軍功,陳新雖然不是太願意看到,但這裏是東江鎮地盤,自己控制不了那許多。

兩封捷報都是呂直以監軍名義發的,其中絲毫未提及孫元化,這個運籌之功他能不能一口吃下去,也是說不準的事情,魏忠賢才掛掉兩三年,就算呂直沒有野心,文官們也不會眼看著冒出新的有權勢的太監。

雖然呂直是近臣,但孫元化有周延儒為靠山,登萊所有軍功他應該都有份,而且首級點驗軍功核查都還得過他那一關,這一番爭奪肯定會很激烈,陳新作為身彌島大捷的主將,會起關鍵作用。

呂直顯然也清楚這一點,他以為陳新對溫體仁和周延儒之爭不清楚,這幾日陳新一直陪著他看放鞭炮,閑談之時便暗示過幾次,陳新則是要看呂直的態度,如果他是鐵了心打算在登萊和孫元化分庭抗禮,陳新才會完全投靠過去。

此時建奴撤軍在即,皮島算是頂住了這一輪進攻,登州水營和文登營稍作休整就要撤離,呂直覺得差不多該和陳新明說了。

“賴陳將軍一戰,此乃東事以來第一大捷,皇上若是收到捷報,還不知會如何高興,萬歲二十出頭的年紀,便白了好多頭發,咱家一想起皇上為遼東操的心,便每每夜不能寐。”

陳新知道呂直還有下文,隨口接話道:“建奴遭受此次重創,幾年之內應該不敢興起打皮島的念頭,若非監軍大人來了登萊,末將實難想象能獲此大功,末將所說都是心裏話。”

呂直微微一笑,尖著聲音道:“要說啊,孫大人亦是操勞,只是有些事啊,看顧不過來,聽說陳將軍上次派人到登州要鐵料和船只,便空手而回,咱家也是後來才知,便覺得下面的人實在不像話了些,此次回登州,咱家也是要找孫大人爭一爭的,錢糧物料不給幹事的人,倒入了一些小人錢袋,那有何用,如此豈能解皇上之憂。”

陳新看他說得如此明白,恭敬道:“多謝監軍大人關照,末將感佩於心,日後唯大人馬首是瞻,此次文登營損傷如此之重,便是因上次未要到鐵料和船,士兵鎧甲不齊,所運兵員又甚少所致,末將想著,此時孫大人定然是不知情,但辦事的人,末將是要在塘報中彈劾的,定要請皇上徹查,以慰戰死將士之英靈。”

這第一顆炮彈有了,只要有人來查,就不光是查鐵料船只了,所有的軍鎮也都經不起查,特別是現在有溫體仁的情況下。

其實陳新對孫元化個人頗有好感,畢竟比一般的官員靠譜得多,但身在不同陣營,他也不得不如此。他估計他這顆炮彈跟著捷報一起上去的話,呂直、溫體仁能把孫元化弄得焦頭爛額,但真要讓孫元化下台也不容易,一是孫元化作為登萊巡撫,這次軍功怎麽也要算一部分給他,二來周延儒並不好對付。

陳新給呂直炮彈,呂直自然會為他爭取物資錢糧,呂直原先到登萊勢單力薄,現在借著皮島大捷,威望和心腹都有了一些,後面就是要從巡撫手中奪得部分權力,轉為實際的利益。

“那陳將軍把塘報寫好後,可抄一份與咱家,咱家從內監投遞給萬歲,免得中間耽擱了。”

“下官遵命。”陳新算是和呂直勾結在了一起,他擡頭看著遠處,建奴後衛的最後幾名騎兵轉過一個拐彎,消失在視野中。

崇禎四年的皮島之戰就此結束,後金損失慘重,遠遠超過原來歷史上的“麻線館之捷”,明軍不但殲滅近千名真夷,還活捉了真白旗固山額真喀克篤禮,是後金從未遭受過的大敗。隨著部分後金殘余和朝鮮人返回岸上,文登營的威名在後金軍中傳播,宣川等地更傳的沸沸揚揚,離譜一點的傳言說大明有了一支天兵,只來了兩百人,斬殺建奴上萬人。

文登營收獲了威名,同時也開始被後金真正重視,這支部隊已經是第三次給後金兵重創,除了損失令人心痛之外,更可恨的是嚴重影響了皇太極的戰略目標,成為後金必須拔除的眼中釘,新的較量必將更為殘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