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各取所需(第3/3頁)

多爾袞淡淡道:“把那些人都砍了,咱們回營,明日繞城一周,後日回良鄉。”

城墻上則是一片懊惱至極的惋惜聲音,盧傳宗氣得一掌拍在墻上,固安知縣看了幾個百姓的情形,嚇得連下巴都抖動起來。

陳新看著地上擺滿的百姓屍體,突然對身邊朱國斌問道:“他們最開始是從西北邊出現的?”

朱國斌立即答道:“確實,是從良鄉方向的官道過來,大人的意思是建奴大軍已經移到京師西南盧溝橋方向,那正南和東南方向或許可以走了。”

陳新對朱國斌道:“選五個夜不收,讓他們跟海狗子去京師,我有一封很重要的信送去。”

朱國斌還是一貫的不問多余問題,立即進城樓寫了五個夜不收名字,派出親兵去十字街口通知五人來北門待命。片刻後馬蹄聲響,五名夜不收已經一人雙馬趕到,上次繳獲了一百多匹戰馬,所以夜不收的馬匹都增加了一匹,讓他們能擴大偵察範圍。

陳新帶著幾人進了城樓,對他們道:“一會等這夥建奴退走後,你們從東門出城,連夜趕路,先往東走,寧可繞些路,必須把海軍士安全送到京師。”

幾個夜不收一臉彪悍,幹脆的應了,等他們退出去,陳新才對海狗子道:“狗子,三樣東西,一封塘報、一封捷報,一封密信,你進城時只能交塘報出去,就是黃色那封,別人問你別說大捷之事,就說固安被攻,你是來報信的,其他啥都不知道,塘報給兵部,其他兩樣都給宋先生,他在你去過的崇文門那個小院。記住沒?”

海狗子一臉傻笑:“知道了。”

……

兩日後,海狗子一行趕到京師左安門,他們往東繞了一圈,途中沒有碰到任何後金人馬,當他們進入京師近郊時,曾經人眼稠密的地方竟然數十裏沒有人眼,到處是斷壁殘垣,路旁倒滿凍餓而死的百姓。

到了左安門下,他們交上塘報和腰牌,查驗了好久,終於被放入甕城,進城後由一名五軍營把總帶著去兵部,海狗子委托給一個夜不收去辦,自己悄悄離開,走巷道去了崇文門外的小院。

張大會打開門後,竟然楞了一下,然後才認出是海狗子,高興得把海狗子抱了起來,這兩個一起行乞的小乞丐,已不是當年的模樣。

宋聞賢聞聲出來,一看是海狗子,匆匆問了海狗子情況,不禁欣喜若狂,先看了捷報,看完後哈哈哈大笑三聲,然後他回到屋中關上門,著急的拆了信,幾頁的密信上全是密密麻麻的數字,有些數字中間還用一個蝌蚪樣的記號隔開,看了一個數字是個五,宋聞賢馬上在書架上選了一本金瓶梅,書的封面上劃著五橫,然後放在桌上,按著第二個數字翻頁,第三個數字定列數,第四個數字定字數,選定後用筆在紙上寫下一個“文”字。

這是陳新教他的特務手法,兩人手中都有同一個書房同一版的五本書,通過數字定位文字,簡單又有效,傳遞中的人都不知道是什麽書,密信即便落入別人手中,也是全無用處。

如此重復著,他花了一刻鐘,翻譯出了這份密信,他寫完後自己讀起來:“運籌之功不得歸兵部,需給溫體仁,交換條件是本次軍功不得分潤其他營兵,直稟皇上,另,不能被兵部安排出擊……”

宋聞賢看完滿足的仰頭笑起來,良鄉失陷,京師已經亂成一團,果然還是有好時機,陳新沒有讓他失望,他終於等到他急需的東西。

裏面幾件事,陳新只說了要求,如何完成需要他動腦子,他腦筋急轉,口中喃喃道:“他一個禮部尚書,如何拿得到這運籌之功……”

他突然一拍腿,“正好推到王洽身上,反正他現在說話也沒人信,其他的就溫尚書自己想辦法,有了這運籌之功,他怕是能入閣了。”

……

注1:前文一處寫錯,此時正白旗旗主已經是多爾袞,崇禎元年更換的。注2:死則翌日舉之於野而焚之。《建州見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