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 父子談心

今時今日李承乾在朝堂上的威望,早已不是一個學政的少年那麽簡單了,人家可是孩子都快出生的大人了,見到他攔在自己前面出聲了,侯君集硬是把自己強行找好的理由咽了下去,這個朝班之上,誰都可以嗆李承乾,唯獨他這個嶽父大人不行。

然之後,以蕭瑀,魏征等大臣為首的朝臣都出來表示了贊同,並且從各個方面,把他的這個建議起到的好處分析了一遍。

首先,人家山南道垸田區域的百姓雖然減少種植面積,可產量卻沒降低,按照新一季,垸田區域水稻畝產十石來計算,人家一戶人家,種植二十五畝水稻田,兩季就能收獲五百石以上的糧食,六垸田縣,一千萬畝水稻田,一年收了兩億石左右的糧食,單獨拿出來看,簡直是亮瞎所有人的狗眼。

而且,你再看看人家少種地的其它好處,那就是他們的百姓有更多的時間去做其它的事情,九垸縣那麽多大的產業,可都是人家在種田之余做起來的。

這些理由都太強大,強大到李世民不點頭都不行,所以,本來準備商量怎麽向西邊動手的李世民,硬是耐下性子來,陪李承乾和這些大臣們商量怎麽種地,他那副憋屈的表情,看的朝班上的所有武將,都對他升起了同情之心。

若說改革能夠最先,最快的在什麽地方實行,那肯定是關中,皇帝腳下嘛!所有行政管理單位齊全,吏治最清明,政令最暢通,當朝廷將調整耕地配額的公告發出去之後,頓時引起了民間一陣熱議,各村各裏的村正,裏長,沒過兩天,就紛紛開始跑到衙門申報,而且,全部是要求少種地的,其結果,讓李世民和朝臣們有些目瞪口呆。

因為,朝班上的大臣們先前商議出來的辦法是,讓百姓們自由申報自己想耕種的田地數量,家裏人口多,想多種的,給以他們多種,人口少,種不過來,想少種,也可以給他們少種。

但是最終的結果就是,即便是在富裕的關中,大多數百姓家庭裏有耕牛,丁口也足,卻也都不願意種太多地,甚至,有很多民戶家裏,一畝田也不願意種。

為何?

人家家裏兩個青壯都可以在渭南找到一份年收入二三十貫,每天只工作八小時,風不吹,日不曬的工作,而且還能享受各種福利保障,但由於你朝廷給每戶分配八十畝永業田,我還得請人來幫忙種,糧價現在這麽低,賣出來的錢,其實也就夠給請來的幫工一些工錢,吃喝幾頓的,白忙活個啥?

這就是李承乾當初在做職業體驗的時候,看到的問題了,他早就已經猜到了是這樣的情況,大唐現在發展的太快了,老百姓,都是奔著利益去的,政策需要跟著實際情況改變,滯後了,就會阻礙發展。

百姓紛紛去到衙門,要求少種田這件事,讓朝班上,頓時沒有了別的聲音,百姓耕種的問題,可是大事,必須得妥善處理好。

李世民的處理方式就是,將其全部交給李承乾負責。

然之後,趁著冬天農閑,關中開始進行大規模的田地重新分配,直接按照百姓的意願給他們劃田,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朝廷收回來了近五百萬畝田,占關中現有總耕地面積的三分之一以上。

要知道,經過中下田的退耕運動之後,關中現在可是只保留了上田,這些百姓們,已經驕傲到連上田都不想種的地步了嗎?

在各個村落轉悠了一陣的李世民感覺到很郁悶,曾幾何時,百姓們得幾畝自耕田,就高興的不得了的畫面去哪裏了?

“父皇,百姓們不願意種地,其實是好事,證明他們有比種地更好的出路,咱們關中工商業這麽發達,百姓逐漸轉向工商業,已是必然之勢,您無需介懷。”看著在禦書房裏愁眉苦臉的李世民,李承乾勸道。

現在,一向自負的李世民,甚至有點感覺自己在民生管理方面,有不如李承乾的節奏了,這是多麽悲哀,又讓人興奮的事情啊!

“可是,中下田退耕,關中已經空出來過千萬畝田地了,現在,連上田也要空出來五百萬畝,這些田地,就任由它空著?”

李承乾早就知道李世民看著關中成片的空地會感覺到心慌,於是建議道,“兒臣以為,那些中下田區域,挖湖蓄水,植樹造林,起到的作用,未必會比種田差。另外,上田,自然是要繼續種下去的,關中保證一定的糧食產量,對於整個國家的穩定有好處,所以,臣建議,遷民三十萬,補充關中耕種田地的勞力不足。”

李世民聞言點了點頭,他此前,就是有這樣的擔憂,作為帝都所在,附近不產糧的話,萬一地方上有人造反,封死了糧道,關中豈不危矣?

李承乾能想到這一點,著實讓他有些欣慰,又開口問道,“三十萬?你是說,從耽摩道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