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章 農學院畢業新生的任務

關中的改制,引起了很大的轟動,現下的大唐,已經不是幾年前可比的了,學堂遍布每個州縣,認字的百姓已經超過一成以上,報紙上面的消息一發出來,就會形成全民熱議,最關鍵的是,模仿九垸縣的地方產業開始做起來之後,全民論政,已經成為了一種常態,人家九垸縣就是這麽幹的,普通百姓如果有好的提議和想法,直接可以跑去衙門投建議信,甚至直接跟縣令嘮叨,所以,去九垸縣學習的官員們,非常理解,甚至希望這種情況出現,因為,九垸縣許多好的東西,都是百姓們想出來的。然之後,這些地方,就率先向朝廷提出了改制申請。

而對於那些有企業合作發展產業的地方,更加是快速跟進,因為只有百姓們能夠有更多的精力從事工商業,這些企業商會才好賺更多的錢,這才是他們的利益訴求,至於種糧食的事情,他們覺得,還是交給孫正明這樣的神人去做吧!

這個冬天,山南道要是再開辟出幾個縣的垸田出來,再把高產稻種往全國鋪開,以後,大唐哪裏還有什麽糧食方面的擔憂。

然之後,一場在冬日爆發的農業大變革,從那些和股份制企業簽訂了合作協議的州縣開始,突然席卷了整個大唐,其勢之大,其速之猛,嚇的朝廷諸公全部都捏了一大把冷汗。

而武將們在這個時候,也識趣的沒有再提什麽對外征伐的事情,要知道,如果明年再不開戰,他們可都有五年多沒有打過仗了,光是在安西大都護府訓練的士兵,都在那邊待了兩年多了,所有武將的官職俸祿都得不到提升,那些文官卻在這個州,那個縣的人口不斷發展壯大之下,不斷的往上升級,這是會讓他們犯紅眼病的。

然之後,武將退休制度,以及大唐軍事學院的議題,終於在臘月,田地改革落下帷幕的時候,被提上了日程。

這不是一點點小事,提出武將退休制度的,是蕭瑀,提出修建大唐軍事學院的,是太子李承乾,這兩個人,受到的待遇,那是天然之別。

蕭瑀快要被軍方將領罵死,論到年紀,朝堂上除了已經退居二線的虞世南,李靖,還真沒有誰個比他的年紀還大的,他居然嚷嚷著要讓武將退休,那你這個年紀最大的文臣,是不是更加要退休了?

而李承乾,則是在侯君集的吹捧下,得到了諸多軍方將領的擁護,因為,所有人都是有利益訴求的,武將們,在沙場上拼命,搏的就是個封妻蔭子,這個軍事學院的提議,可是早前好多年就被提出來,卻一直沒有落實的事情,大家都知道這是為大唐培養後備武將人才的地方,他們就等著開設起來之後,讓自己的子孫進去學習,將來好接自己的班呢!

唐初武風盛行,武官的社會地位,一點也不比文官低,在有戰事的時候,甚至還能高出一頭,這可是正兒八經的未來權力接班人的培養,由大唐未來的接班人提議培養出來的未來武官將領,鬼都知道,會是未來站在朝班之上的武將,現在給他們一個提前占位置的機會,他們自然是舉雙手雙腳贊成。

而武將退休年齡怎麽設定,和以什麽樣的方式退休,在朝班上吵的簡直是不可開交,不管怎麽樣,這事落定下來之後,提出這個建議的蕭瑀,恐怕是又要從相位上下來了。

倒是軍事學院,在朝廷今年的稅收都收上來了,經費充足的情況下,率先就開始修建了起來,地點是龍首原,大明宮左側區域,這裏也算是長安附近少有的一塊清凈,人少的地方,正好適合保密要求比較高的軍事學院。

在九垸縣的孫享福,對於長安的消息,是有些滯後的,在客廳裏喝著臘八粥的他,正津津有味的翻看這前段時間全面落實的關中農業改革的情報。

僅僅是一個關中,就退耕了五百萬畝田地,全國算下來,至少會有超過三千萬畝的田地被朝廷收回來,不過,全國範圍落實下來的速度,肯定不可能像關中那樣一兩個月就快速解決,孫享福估計至少需要一年左右的時間才能具體落實。

到明年,大唐的耕地面積,恐怕會下降到一億畝之內,這還因為安西大都護府那邊和山南道這邊會新開了不少田地的原因。

用更少的田地,解決更多的人吃飯的問題,這就是新的壓力,不過,好在他前些年做的各種準備,現在開始發揮作用了,在農部官員的帶領下,大唐百姓的耕種水平,都有了不少的提升,現在,他們種的田地面積少了,即便讓大家把田地打理的更精細一些,大家差不多也能夠做到。

今天家裏有客到,而且,人數還不少。

善陽農學院的首批學生畢業了,他們懂得各種常見作物最科學的種植方法,並且,有對植物生長,有較科學的認知,即便是不常見的作物,他們也能打理的八九不離十,孫得壽除了留一部分適合在學院教授新學生的人,繼續擴大農學院的教學之外,其余的人,全部都由王富的兒子,農門弟子王喬,帶到了九垸縣,總共有近三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