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終卷) 定鼎 第四十三章 演射(第2/6頁)

雖說在江寧也有試驗場地,但大型伏火弩的試驗,目前還處於絕對保密階段,要瞞過敵方的密探,大型伏火弩的試驗都放在人煙隔絕的海島上進行,鷹遊島的試驗弩場也剛剛建沒有兩年。林夢得要看伏火弩射擊情況,還只能坐船上鷹遊島……

東西連島,又名鷹遊島,其島西崖支嶺如鷹振翅,而得名,實際分為緊挨著兩座獨島,位於海州城東面的海域。站在海州城南的後雲台山上,隔海相望,鷹遊島呈長條形橫臥在澄澈的海波之中。

鷹遊島東西長近二十裏,南北寬四裏許,有如海州港外圍的天然屏障。東島有渡口,早年住有漁戶百余家,掩映在山塢翠色之中;西島亦有漁村數處,四五丈高的奇峰峻嶺突兀海中,與岸後雲台山崖石對立如門,鎖護內側的海州港。除漁村、塢莊外,島上早年還建有僧院、觀潮亭、防海烽火哨台。

從永興二年,淮東軍就接手海州的防務,著手在鷹遊島建立水寨,防壘以及軍械監的試驗場,在軍部正確定東線戰略之後,鷹遊島的防務建設更為重中之重,甚至將島東翼的海域都劃為軍事禁區,禁止漁船、商船接近。

試驗弩場就建於鷹遊島西北角的鹿角巖東側。鹿角巖雖才高二十丈不足,但站在其上,能看到下面試驗弩場的發射情況,又能避免受弩場上可能會發生的意外事故波及,故而觀弩台就設於鹿角巖上。

伏火弩演射由靖海水師副指揮使楊釋親自主持,林縛與林夢得、高宗庭等人坐在鹿角巖觀弩台上,周遭也是護衛甲卒執刀戟而立,旌旗獵獵,給海風吹得嘩嘩作響……

由於伏火弩對海戰戰術革新有著超越時代的重大意義,對伏火弩及新式戰艦的設計,試驗及演射諸事,也是當前最為核心的軍務之一。林縛點名要靖海水師副指揮使楊釋親自抓伏火弩在陸地、戰船上的演射及新式戰船的設計工作,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林縛對伏火弩的了解不比負責演射的工造官少,不過演射時,他無暇跟林夢得、劉師度解釋射擊時的種種異狀,而是反復用望境觀測弩場及落彈區的情形,不斷的將一組組數據記錄在手旁的白紙上。

面對林夢得、劉師度等人的密集詢問,軍械監的工造官還能從容對付,但林縛除了身為最高統帥的至高地位,他本身又是新學、新匠術大宗師一級人物,他在演射現場給工造官的壓力,自然非林夢得、劉師度等人能比。林縛自領崇學館大學士,也許在外人眼裏,林縛是要給自己身上鍍一層金,但在淮東所轄的上萬匠師、數十萬匠工眼裏,包括崇學館諸多學士在內,都不會認為林縛沒有這個資格……

雖說要保證演射不給意外事故打斷,射擊速度給嚴格控制,但也很快發射出二百枚鐵彈,前後僅有三枚鐵彈打中四裏外的千石靶船。這樣的命中率,林夢得、劉師度等人也不曉得是好是差,但看林縛坐在長案之後演算數字,也不清楚他對這次演射是滿意,還是不滿意,一時間氣氛有些凝滯。

在寒冷海風的吹拂之下,早年江寧工部主事小吏出身的工造官石鳳台,額頭都滲出汗水來。

“楊釋,你們過來。”林縛將楊釋以及軍械監派駐鷹遊島的工造官石鳳台等人召到跟前,說道:“以五十彈一中或百彈一中,來描述伏火弩射擊的準確性,很不合理。一架伏火弩經弩場制造出來,射擊之準確性應該是較為一致,但實際試射時,甚至有可能二三百發彈都不能命中靶船,難道能說明這架伏火弩的準確性遠比不上其他?而沒有準確性這個概念,軍械監又拿什麽跟軍部解釋伏火弩的性能?”

面對林縛的質問,石鳳台硬著頭皮答道:“主公所言,確是個問題,軍械監內也有討論,但無善法。”

他知道這樣的回答定然沒有辦法叫林縛滿意,但也只能如此回答。新學要形成體系,還要一些年頭的積累,眼下諸種工作,還是基於傳統的匠術範圍,還是基於諸工造官及匠師的豐富經驗。

林縛並無詰難石鳳台的意思,招手要他挨到近前來,將案上的紙推到石鳳台眼前,說道:“剛才射發二百彈,都以靶船為目標,中靶三彈,距靶船十丈之內,落彈二十六枚,二十丈之內,落彈一百單七枚,其余皆為二十丈開外,距靶船最遠者有百丈,也落彈三枚……”說到這裏,林縛稍稍一頓,“我給你這個數據,你可知我要跟你說什麽?”

“主公是要說宋學士所演的《推測術》?”石鳳台忐忑不安地問道。

“不錯。”林縛笑了笑,說道:“就憑你這個回答,你確有資格輔助楊釋主持這處弩場。對你們的工作,我沒有不滿意,不過你們不能因此就松懈。論及射擊精度,我不會要求你們多少枚彈就一定要擊中靶船,這個是沒有辦法確定的,受實際演射時的幹擾因素太多。但以靶船為心,十丈及二十丈之內的落彈比例,這個是可以明確定個標準的,這個工作,你們要馬上去做,去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