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終卷) 定鼎 第四十二章 伏火弩(第3/3頁)

織染也是林縛最先將市場空間讓出來的新興行業。眼下在崇州、江寧以及緊挨崇州得到新業發展的海虞縣,采用新法生產的紡織工場就有八十家,連同樞密院下轄的紡織工場,雇工規模達到六萬人。而圍繞在新興紡織業的外圍,則是一系列的整染、織帆、棉花種植、紡織機械制造及制衣、制鞋等衍生行業,已經稱得上是一個完整的新產業體系了。甚至還出現專門的制扣工場、皮帶工場。

當世著衣還是以袍裳為主,但軍服追求簡潔、便捷,以半截襖褂為主,以便更有效地在戰場殺敵。銅錫質地的扣釘以及武裝腰帶,在軍服裏就普遍的采用。淮東軍的兵服是直接在林縛手裏成形,鎧甲雖然主要還是采取傳統式樣,但兵服則是盡可能的向後世款形靠攏,系扣與腰帶成為主流,只是服色還是傳統的青黑色為主。當世沒有塑料制品,只能采用易沖鍛制造的銅質或錫質金屬扣。軍事參謀部每年要采購八十萬套以上的兵服,僅軍方的金屬制扣需求每年就有三四百萬粒,差不多值一萬銀元,足以養活兩三家制扣工場。

林縛眼下的精力,幾乎都放在新政及新產業的發展上。

到海州來,林縛當前的主要心思,也是想利用北方軍團龐大的軍需市場,促進新產業在海州的紮根跟發展。他在海州大手筆的花錢,也是做一些輔助跟促進工作,比如設立高等公學,以及以他的心思在海州建造國內第一座博物館,叫世人不出遠門,在家門也能開眼看世界。

雖說在沂海防線的北面,燕胡在山東北部的防線建設也緊鑼密鼓、日益完善,林縛倒不甚在意。在林縛的部署裏,燕胡在防線的建設再完善,也不可能抵擋一支由新產業體系支撐起來的強大軍隊。

林縛是花錢的主,想到如何花錢就興奮;林夢得是管錢的主,想到花錢自然就頭痛無比。沒想到專程跑來海州一趟,樞密院明年還要額外再拔二十萬銀元給海州,林夢得就沒有太好的心情。

林夢得想叫自己高興一些,不掃林縛的興,想到其他事情上去,問道:“我在江寧聽說伏火巨弩在海州試用頗為有效,近期會裝配戰船嗎?軍部要是有這個計劃,還是早一點告訴一聲,免得樞密院措手不及……”

“銀款花在建造博物館上,看不到好處,夢得就心急,這時候卻催著裝備伏火巨弩,看看他急功近利的性子……”林縛轉過頭,跟高宗庭取笑林夢得。

林夢得尷尬一笑。

“夢得公是巴不得打勝仗。”林縛隨意取笑林夢得沒有什麽,高宗庭卻要替他掩飾一下,又跟林夢得說道:“伏火弩還是有炸膛的可能,應該是鐵料還不夠精純,已經叫幾家鐵場都派人專司此事,還要試驗一些時日,要是都用銅料,造價又太高了一些……”

“沒關系,沒關系。”林夢得說道:“伏火巨弩每架千余斤,一百架也就十來萬斤銅料,樞密院可以額外撥付的……”

“可是主公的意思,新造的津海級戰船,一艘要裝備四十到五十架伏火弩,樞密院還願意放開口子嗎?”高宗庭笑問道。

林夢得愣了一下,有點犯傻,訝然問道:“要布這麽密集,怎麽布?”

林政君級戰船,蠍子弩、床弩也就八架,全部換裝伏火弩,密集度一起要提高六七倍,的確要叫林夢得發愣。眼下樞密院每年收上來的銅料,也就百萬斤左右,還滿足不到鑄幣局的要求。林夢得想著明年能擠出十幾二十萬斤銅料來,以為已經是相當慷慨了,沒想到僅能裝備兩艘津海級的戰船。

林縛將案頭的一張圖紙鋪開來,叫林夢得來看:“這是新式林政君級戰船的圖樣,看了莫要咬舌……”

淮東戰艦,目前以蠍子弩與床弩為主要遠程戰械。蠍子弩是拋射武器,需要架在上方無遮攔的甲板上,不過床弩已經設於艙室之中,在側舷開設弩口攻擊敵船,不再占用上層甲板的空間。只是床弩與蠍子弩射程有限得很,使得海戰戰術,還脫離不了傳統的範疇,所以林縛也沒有變態的在戰船下層艙室裏密集的設置弩口。

這時叫林夢得看的圖紙,是淮東船政司所最新設計的戰艦,還只存於圖紙之上。

新式戰艦,上層甲板還是傳統的海上帆船,五杆巨桅堅立,共張四十二面帆。但是甲板之下,水面之上,增加了兩層弩艙,側舷皆是弩口,兩層弩口,密密麻麻的,一面的側舷就不下五六十眼。

繁雜的圖紙直叫林夢得看得頭暈,叫他不敢問這麽一艘戰艦的造價。

淮東戰船的每一次升級,作為淮東的大管家,往外掏銀子的人,林夢得自然都親自參與其中,知道這麽一艘戰艦,沒有五六十萬銀元造不下來。要是明年開造兩艘新式戰艦,那明年給軍方增拔的銀款,就直接要消耗掉一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