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狂瀾 第九十八章 鄂東防線(第3/3頁)

此時在鳳山、九蓮河的守兵只有陳韓三一部,相信過不了多久,就會增到三萬、四萬,甚至更高。而距鳳山不足四十裏的鐵門山,隨州兵馬大將鐘嶸率萬余精兵進取,他們沒有多余的兵馬去牽制鐵門山,池州軍拿什麽去攻陷鳳山?

當然,嶽冷秋不能怪林縛分配不公,淮東軍要對付的漢津、黃陂兩城相距十數裏,此時就已經進駐楊雄、孫季常兩部近四萬敵兵。此時淮東軍在蘄春附近集結的兵馬不過三萬水步軍,還不足強攻漢津。雖說淮東最終能調集的兵力將高達八萬以上的水步軍,但同時隨著北燕拿下南陽城之後,後期進駐漢津、黃陂進行防守的敵軍也會急劇增加。

就算北燕最終拿出十二到十五萬步騎去打荊州,那在鄂東防線最多就能投入十五到十八萬兵馬。雖說北燕在鄂東防線投入的兵力會以奢、羅兩家為主,兩家兵卒的戰力較弱,但他們勝在人多,又依山川之險而守,淮東與池州軍在兵力要處於劣弱,在短時間裏拿什麽去捅穿鄂東防線?拿什麽去破壞北燕攻打荊州的計劃,解荊州之圍?

而一旦叫北燕先攻下荊州,北燕就能從漢水西岸抽出大量的兵馬補入鄂東,不要說捅穿鄂東防線,他們到時候將會被迫轉攻為守,守也將守得艱難。

在嶽冷秋看來,眼下唯有寄望胡文穆在荊州能守住!荊襄戰事能拖上一年半載,情形就會變得有利於江寧——也許應該說是有利於淮東。有一年半載使江西形勢得到較好的恢復,才能更好地支持荊襄這邊的拉鋸住。

張佐武、顧浩不管實質上是不是人質的身份,他們在蘄春是代表潭州,自然有資格出席最高級別的軍事會議,沒想到林縛還是下定決心打荊襄會戰。

張佐武、顧浩之所以在此之前,認為林縛不可能打荊襄會戰,主要還是他們的視野窄,看不到荊襄會戰將影響到南北對峙的格局,影響到接下來天下戰局的主動權會落在南方還是北方。再一個,他們還不能清楚地看到林縛的雄心壯志。

嶽冷秋與林縛打了這些年的交道,有些事情自然要比潭州諸人看得透徹,不過也正是他看得太清楚,才在之前錯誤的估計了林縛援南陽的決心。

要是能守住南陽,接下來的形勢必然有利於南方,至少在豫章與林縛相見時,嶽冷秋並沒有懷疑林縛守援南陽的決心。

接下來點形勢發展,雖然說明嶽冷秋在豫章時判斷錯林縛守南陽的決心,但他此時猶相信林縛不會輕易放棄荊襄,最差也要會在荊襄地區與北燕拉鋸下去,除非林縛心裏真的都沒有鯨吞天下的雄心。一旦叫北燕完全占領荊州,控制揚子江上遊地區,從上遊威脅江寧,整個形勢對淮東是極為不利的。

當然,嶽冷秋從南陽逃出來之後,看到林縛如此幹脆利落地放棄南陽,信心也沒有那麽堅定。只是這時看到林縛率前部渡江在蘄春立足,才重新相信自己的判斷。

不管怎麽說,池州軍是沒有退路的。

當然,此時到蘄春的,除了張佐武、顧浩、嶽冷秋等人外,副相左承幕以及胡文穆之子胡文長也趕了過來。

南陽陷落之後,要是沒有淮東軍主力渡江進入鄂東地區,從漢水東岸牽制南下的北燕兵馬主力,僅憑荊湖軍自身的力量,是絕對沒的信心守住荊州的。事實上,南陽的例子在前,荊湖諸人心裏也深怕給淮東玩弄了,在沒有看到淮東正式渡江,投兵力投到北岸鄂東地區之前,荊湖諸人也不會完全將主力兵馬投入荊州進行防守。

左承幕一方面是代表朝廷過來勞軍,一方面左承幕從荊湖制置使出身副相,是荊湖一系在江寧的代表。荊州能不能守住,會不會給淮東借機削弱,關系到左承幕的切身利益,他不能坐視不管。

荊湖軍自然不會輕易放輕荊州,因為一旦放棄荊州退到南岸,僅有江夏半府之地及鄂州府可守,只會像池州軍逐步地淪為淮東軍的附庸,就會像嶽冷秋那般給林縛玩弄於股掌之間差點陷在南陽逃不出命來。

當然,要是淮東軍沒有決心渡江北上參戰,荊湖軍迫於形勢,也只能暫時先放棄荊州。

除了先率虞文澄部渡江北上之外,在拿下蘄春殘城之後,林縛就下令江淮各府的物資直接以蘄春為中心進行集結,以實際行動來表明堅決進入鄂東,進擊荊襄的決心。

林縛也唯有如此,才能叫荊湖諸人放下心理包袱,集中力量守住荊州,同時也下令湘潭諸府將相援的物資以及兵馬通過水路直接前往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