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狂瀾 第六十章 梟心難測(第2/2頁)

關鍵曹家在關中去留的抉擇,是最大的變數——要是淮東軍渡江追剿奢家,曹家沒能在關中撐住,叫燕胡騎兵從關中獲得迅速走西線南下的通道,淮東軍將會異常的被動。

誰都猜不到林縛心裏到底是什麽算盤,但以己度人,鄧愈都認為淮東軍當前最好的選擇,就是集兵於江州,先穩住江州的陣腳。江州為江西的北門戶,重兵駐於江州,有利於江西的局勢穩定。江州又與荊湖東西相依,隔江相望,淮東軍只要在江州站穩根腳,就算荊湖形勢崩潰,燕胡騎兵大舉南下,也會止步荊湖,短時間裏不會往南,往東蔓延。

淮東軍守住江州,也能為淮東整合江南的資源贏得更多的時間。淮東只要充分整合了江南的資源,即使叫燕胡接連占去關陜、荊湖,至少也能得個分庭抗禮之勢,形勢不算太壞。

以最壞的心思揣測林縛,林縛也更應該如此。

燕胡從西線突破,壓力最大的是荊湖胡文穆以及側翼,正面都受燕胡攻擊的淮西。一旦荊湖與淮西的勢力給徹底的削弱,天下還有誰能阻止林縛取元氏之天下?

當然,林縛要是如此部署,對池州也最為不利。

林縛要在江州穩住陣腳,必然會調暫時停在都昌的唐復觀部,劉振之部快速填入江州來。加上新編的虞文澄部,淮東在江州將集結三個鎮師的步卒,再上加上靖海第三水營主力,總兵力就將達到七萬余人。到這時候,池州軍也將給徹底的邊緣化。池州軍一旦給邊緣化之後,也就離裁撤不遠了,嶽冷秋想要保留池州軍的編制,將會異常的困難。

想到這裏,鄧愈、嶽峙等人都覺得池州軍前途堪憂。處在淮東軍十萬兵馬的包圍之中,林縛還掌握著朝廷那邊的大義,給邊緣化的池州軍連掙紮的余地都沒有啊。

嶽冷秋眯眼看向從界碑處馳來一隊騎兵,見鄧愈、嶽峙都蹙著眉頭,說道:“當前,崇城軍指揮使為周同,長山軍指揮使為敖滄海,林縛不可能叫周同、敖滄海都留在江州坐鎮,故而淮東軍的下一步部署,還是有可能有大的變化,未必就是我們所猜測的那樣……只是這個變化,外人琢磨不透。”嶽冷秋苦笑道。

除水軍外,淮東軍有五大主將,一是劉妙貞,鎮守徐州,一是寧則臣,鎮守山陽,一是趙虎,掌握江寧禁營軍,此外就是周同與敖滄海。林縛不會奢侈到將周同、敖滄海都放在江州。

眼下敖滄海在江州,以為江州守備,主持江州軍政事務,並有葛存信率水營為其副手。周同則率唐復觀、劉振之兩部在都昌休整,也許周同接下來的任命,將決定淮東軍的部署調整方向。

“崇國公會不會同意叫周同去廬州頂替曹子昂?”鄧愈問道。

“希望能如此。”嶽冷秋嘆道。

一旦荊湖崩潰,淮西兩翼受擊,壓力最大,董原未必能支撐住。林縛要防備董原撐不住,加強廬州的防守就很有必要。事實上,樞密院在一年多來往廬州投入的資源極多,除在廬州由大將孫壯編訓騎營第三旅外,輜兵規模也是急劇增加。從這裏可以看出林縛對廬州的重視以及對淮西董原的防備。

周同率部移駐廬州,會將進一步鞏固江寧外圍的防線,但同時會大幅減少江州這邊的駐兵。那淮東軍在江州這邊,僅能以守住江防為主,而對北岸的荊湖,就不再有兵力上的優勢。那池州軍北上,就還能發揮從側後牽制奢家,羅獻成以援應荊湖的作用。

池州軍只要在防務上還能發揮作用,就逃過給林縛斷然裁撤掉的命運。

這個是嶽冷秋最希望看到的結果,也是嶽冷秋此次去見林縛努力要爭取的結果,也是當前最有可能保存池州軍的選擇,抑或說服林縛去打黃秉蒿,叫淮東一部兵力牽制在袁州。

邊想邊行,很快淮東迎接的騎兵已經清晰在望。虞文澄驅馬來迎,下馬行禮道:“滄海將軍,存信將軍在江州有軍務在身,不能遠道來迎,特令末將虞文澄在嶽相面前致以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