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狂瀾 第一十六章 淮山棧道(第3/4頁)

“淮山棧道?!”王相心裏一驚。

“對。”周彬說道:“淮山自古為群寇集聚之所,與道阻山險有直接的關系。數百上千兵馬想進山剿匪,行動就極緩,百十兵馬而易受盜賊反襲,故而淮山之中山寨林立,受朝廷約束者不過十之二三。廬州將在故埠境內,以聯結山寨之名,打通到最西側陳店山的通道。但到柴山,甚至到柴山以西延伸到禮州的通道,就只能指望王大人了……”

淮東據廬州,控制淮山東麓,實力再強,也不能將山道修到隨州控制區域裏來。特別是柴山本身也位於淮山深腹之中,從柴山往西到禮山縣,也是道險路曲,不利大兵通行,也唯有王相能借加強控制柴山的名義,征募民夫修築柴山與禮山之間的通道。也就是說,只要王相與淮東配合好,這條橫貫淮山的通道,將能瞞過所有勢力的視線!

“楚漢相爭時,有‘明修棧道’之策,崇國公深謀遠慮,此時在淮山腹心修出一條出兵通道,他日必能用為奇謀。”王相贊道:“只是這腹心地要修出一條用兵通道來,這耗用的錢糧怕是難以計數……”

“王大人願去柴山否?”周彬問道。

王相垂眉而望,心想,柴山位於淮山腹地,雖說荒僻窮困,但不管羅獻成將來做什麽選擇,他與子弟、親隨去守柴山,最不濟也能守在一隅從容去看天下大勢變化。不求聞達於諸侯,只求能獨善其身,再說天下大勢,能與燕胡爭者也只有淮東了。

過了許久,王相往後退了一步,朝東南廬州方向而拜,說道:“陳韓三借兵糧一事,我如此苦口婆心,羅帥卻聽不得半句話進去,隨州城裏也沒有能容我的地方了,也只能附隨崇國公,求去柴山得個清靜不爭……”

王相言語間還是給自己留了余地,周彬只是不管,欣喜地說道:“我即刻返回弋江去,向我家主公稟告這一喜訊……”

※※※※※※※※※※※※※※※※

周彬趕到弋江時,陳韓三率部進入蘄春的消息也傳到弋江。

弋江為後世的蕪陽,弋陽江源出茅山南麓固城縣境內,經溧水從弋江城東會入揚子江。如今弋江成為淮東軍在江寧西線最重要的駐兵之所,廬州也隸入弋江轄管,共轄有水步軍六萬余眾。除此之外,還將大規模的編訓輜兵作為後備兵員駐守在弋江、廬州。

陳韓三率部進入蘄春的消息傳到弋江,叫林縛在中秋之夜也難以安睡,將高宗庭、宋浮、敖滄海、陳華文、葛存信、周普、孫壯、朱艾等人召來商議軍事。

“羅獻成未有雌伏之心,借陳韓三在蘄春立足,以削弱荊湖以及池州可能對隨州的壓力,背後有奢家及羅獻成支持。陳韓三殘部勢力,在鄂州地區的發展,怕是會快得超乎我們的想象。”林縛盯著地圖,殘破的鄂東地區在地圖還是一個空白帶。由於位於隨州的外圍,又給羅獻成率部清洗過,在長樂軍退出後,荊湖也一直沒有派兵馬接管,流民結社,盜寇群生。

用腳趾頭想一想,鄂東地區的流匪,跟羅獻成必然有千絲萬縷的聯系。羅獻成想要韜光養晦,不引起其他勢力的警覺,故而縮到隨州、襄陽去,但隨州外圍地區,他必然不甘心給別人占走,但他堅持陳韓三去鄂東立足,情勢就會完全不一樣。

鄂東與鄂州,江州隔江相望,奢家堅持讓陳韓三在鄂東立足,也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的事情。

“不管怎麽說,就算有陳韓三這個攪屎棍進來,江州受池州、鄂州兩翼威脅,奢家在江州的兵馬必不敢太少。”高宗庭說道:“而一旦嶽冷秋跟陳韓三以及奢家駐北岸黃龍嶺的兵馬接戰,那戰事便停息不下來,對我們秋後在浙西用兵的影響不至於太大……”

有時不一定要求大捷,奢家如今還有十六七萬兵馬,控制閩北及江西大部,只要迫使其向外圍防線不斷增加兵馬及軍事消耗,就能達到繼續消弱奢家,激化隨奢家西遷勢力與地方勢力矛盾的目的。

“瞎子爺回來了!”今夜守宿的徐刀子進來稟報。

“哦。”林縛聽得周彬到弋江了,欣喜道:“快叫周瞎子過來……”

周彬沒來得喘一口氣,就趕來議事的都堂,看著堂上都是淮東核心人物,稟告道:“王相願配合我們進守柴山修山道……”

“好!”高宗庭笑道:“真要能在淮山之間修出一條用兵通道,足抵十萬之兵!”

林縛要將宜城劃歸池州,就失去直接奪隨州腹心之地的通道,才硬著頭皮要在淮山腹地開辟一條通道出來,以便將來在戰略能爭先手。

再者淮山縱深千裏,由於道路險辟,歷來官府對淮山的控制都很弱,而易給盜寇竅居。淮山之中的山寨,多是亦匪亦民。而淮山而位於江淮腹地,淮山盜賊聚集,對外圍的壽州、信陽、濠州、廬州、鄂州、隨州、江夏等府,都造成極大的損害。這些本該是魚米之鄉的地區,這些年受淮盜不絕的影響,實際的稅賦潛力都要遠弱於江南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