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權傾 第八十一章 風往南吹(第2/3頁)

“真是天助大都督也!”上司馬溫成蘊說道。

比起西線跟嶽冷秋打,晉安府諸將官投票表決,大概一百人有九十九人願意跟謝朝忠打。

嶽冷秋能沉而復起,不是沒有緣故的。嶽冷秋曾任東閩總督,這邊諸多人,跟他打交道也多,知道嶽冷秋的聲名雖然沒有林縛、李卓耀眼,但絕對是跟董原、陳芝虎等同一級數的帥臣……

嶽冷秋知兵事,拉攏人心也有一套,徽南軍及長淮軍,都可以說是經嶽冷秋之手所形成的強軍。嶽冷秋當年率長淮軍殘部守徐州,劉安兒率二十余萬淮泗軍圍打了大半年,硬是沒能硬啃下來,這就是驕人的戰績,將嶽冷秋推到當世名將的位子上去。只要嶽冷秋在江州,浙閩諸人,就沒有想過能輕易拿下江州。

如今,奢文莊貌似不斷的從江西抽兵,但實際留給奢飛熊守豫章的,都是精銳中的精銳,主要就是用來防備嶽冷秋。還有一個就是奢望嶽冷秋在秋後與淮東配合作戰,能輕敵冒進,要讓奢飛熊將江州兵誘到有利的地形裏進行野戰殲之。

但很顯然,面對嶽冷秋這頭老狐狸,這樣的計策很難奏效,奢文莊他們也沒有寄太大的希望。

換了謝朝忠就不一樣。

謝朝忠作為禦營軍都統制,是江寧最重要的軍方人物之一,晉安在江寧的暗樁自然對謝朝忠有極為密切的關注。

謝朝忠倒非一無是處,他出身將門,武勇過人,又有戰功在身,遂得任衛營指揮使,隨寧王南下。

可謝朝忠所立戰功是殺敵之功,非統兵之功。倒不是說謝朝忠一定就不懂兵事,但謝朝忠在江寧突得高位,就有貪色好財之鄙,對手下將卒刻薄寡恩,任人唯私,即使得永興帝支持出任禦營軍都統制,也不得手下將卒的擁戴。越帝雖給蒙在鼓裏,但是與禦營軍將卒稍有接觸的,對謝朝忠的認識反而更深刻。至少在拉攏人心上,謝朝忠就差嶽冷秋遠有千裏。

說到將帥之資,最重要的一項就是禦人。禦人不得法,兵書倒背如流都不管用。歷史上的長平之戰,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更重要的一點,謝朝忠此時爭著要領兵出戰,那就是看著浙閩勢弱,要跳出來搶戰功。他這種心態,最容易輕敵冒進,易入彀中……

江寧那邊真要用謝朝忠,對晉安諸人來得,無異是如有天助的好消息。

長史胡宗國說道:“陳西言不是蠢貨,淮東也不大可能會縱謝朝忠攪亂局面……謝朝忠除了背後有余心源支持外,江寧其他大臣似乎都無表現啊!”

“永興帝似乎不大信任外兵……”胡明經說道。

“臨陣換將是大忌,有遼西之鑒在前,江寧怕不會輕易用謝朝忠去替嶽冷秋。”施和金說道:“再者嶽冷秋能起復出督,也應是越帝屬意如此,即使再猜忌外兵,越帝也沒有這時候將嶽冷秋撤下來的道理……”

“徽南。”奢文莊冷靜地說道。雖然目前得到的消息不多,但他也準確地做出跟淮東一樣的判斷,唯有判斷準方向,才能有所布置,“謝朝忠有意在徽南對我們再開一條戰線!他如果想領兵爭戰功,這大概是他此時唯有的選擇……”

奢文莊此言一出,溫成蘊、胡宗國、施和金、胡明經等人反應不一。

如今淮東與江州對他們形成掐頭打尾之勢,就叫他們痛苦無比,江寧向徽南增兵,再開戰線打浙西,即使謝朝忠是個蠢貨,五六萬兵馬從昱嶺關湧入浙西來,這個便宜也叫他們難撿。何況徽南還有鄧愈這個老對手,是個難啃的骨頭。

奢飛虎眼露精光,興奮地捏著拳頭,說道:“謝朝忠從徽南出來,那是最好不過。從徽南經寧國,就能直接威脅江寧,江寧在淮東、太湖以及江州、淮西的兵馬部署,都將亂作一團……”

“徽南的缺口不容易打開啊!”奢文莊說道。

從浙西進徽南,昱嶺關隘道是必經的要沖,即使謝朝忠率兵從昱嶺關進浙西,也不可能不在昱嶺關駐兵守好後路。

“要能將謝朝忠誘進來殲滅,即使打不開徽南的缺口,結果也不會比現在更壞!”奢飛虎說道。

謝朝忠從徽南出兵,貌似他們要同時應付三路,但實際上,徽南鄧愈始終是浙西的威脅,江寧不加強徽南,就會加強江州,使得嶽冷秋從江州發起的攻勢更淩厲。如今謝朝忠從徽南出兵,江寧加強的將是徽南,削弱的是江州。嶽冷秋是相對保守之人,奢飛熊守豫章,至少不用擔心江西方面出問題。

閩東沿海,是早就密議要放棄的,但放棄晉安府,退守閩江中遊,對奢家的聲望以及將卒士氣打擊太重,不到萬不得己,奢文莊並不想放棄晉安府,一直都盯著淮東在南線的兵力部署。若能在放棄晉安府的同時,在浙西打一場勝戰,則能抵消這方面的負面影響。即使不能打穿徽南缺口,也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