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逐鹿 第一百二十四章 懸梁(第2/3頁)

“浙閩軍要是不想失去蒼南這塊深入到永嘉境內的伸出地,就要沿太佬山走廊建立針對沿海登陸的密集防寨,以防蒼南後路給斷。”唐復觀聽著林縛分析,疑惑問道:“末將覺得不解,為何奢家這次不果斷將蒼南棄了,全線退守霞浦?”

“奢家大概也沒有想到楠溪源河谷之役會敗得如此之慘。”林縛接過話頭說道:“要是讓溫庭瑞、秦子檀從永嘉多帶五六千精銳逃去仙居,臨海,就會發過來形成敵聚我散之勢。不要小看這五六千人馬,除了浙閩軍兵力增強外,關鍵還是士氣。浙閩軍士氣不受重挫,不受到狠狠地打擊,除了溫溪,大柏山要增加駐軍外,我們還要重點防備椒江下遊,防備浙閩軍從仙居,臨海沿椒江下來打突襲!這樣的話,我們在浙南的確聚集不了太多的兵力去進逼蒼南。再者奢家放棄蒼南,閩北的形勢也會非常的難看。蒼南還處於山嶽包圍之中,從北面平陽只有一條相對開闊的道路能進蒼南。棄了蒼南,太佬山走廊任何一處都會面臨我淮東軍水路兩線夾擊,特別是福鼎灣,能直接將我淮東水營的大型戰船送入六七十裏的縱深——可以很肯定的說,只要西線不出現反覆,奢家在東線沒有翻天的機會。”

高宗庭坐在一邊聽林縛與諸將分析形勢,忍不住微微點頭。奢家棄陸走海,將一盤殘局走活,還幾乎奪了整個浙郡,但奢家在東海上的優勢給淮東全面超越之後,就注定扳不回主動了。

無論是兩浙,還是東閩,縱深處遍布崇山峻嶺,路絕徑險,使得浙閩軍控制並依賴的核心地區幾乎都集中在狹窄又相對分散的近海,沿海地區,在地形上十分的淺薄。一旦失去對東海的控制,浙閩軍核心地區幾乎就暴露在淮東的兵鋒之下。而且一旦給攻陷一處,通常是一片區域就失去連貫,斷成首尾不能相顧的數截。

這在兵事上稱為死形,弈棋時又稱缺乏氣眼的死棋。

有如這場浙南戰事,浙閩軍的台州守軍與永嘉守軍,一在樂清北,一在樂清西,但就是因為樂清給淮東軍占領,台州與永嘉就給險峻的北雁蕩山、括蒼山等崇山隔開,要繞四百多裏峻險山道,才能相互支援,最終淮東軍只需少量兵力鎮守溫嶠,監視北面的台州守軍,就能集中兵力,放心的攻打永嘉守軍。

這種被動的地形,浙閩軍如何能勝?

“那接下來怎麽打?是猛攻閩北,直搗奢家老巢,還是將主要方向放在嵊州?抑或直接在上虞聚集兵馬,渡過曹娥江,直接圍打會稽……”陳定邦問道。

“奢家在東線全面收縮。”林縛耐心解答諸將的疑問,說道:“其東線以東陽縣為重心,仙居、臨海、天台、縉雲四城,構成其東線左翼,諸暨、會稽構成其東線的右翼。但奢家在浙西的兵力,差不多也是以淳安為中心,富陽、臨水等城為左翼,信州等城為右翼。其東西線最重要的銜接點,就是在富陽。切斷富陽,奢家在浙郡的東西兩線想銜接起來,就要從衢州、信州那邊多繞六七百裏路。錢江水道給封鎖了,想必浙北諸將也不會讓淮東軍借道直接攻打富陽,那我們就在上虞,在曹娥江東岸,聚集兵馬,做好打會稽的準備……打下會稽,同樣也能切斷奢家東西兩線的聯絡。”

“一旦我們在上虞大肆集結兵馬,做出打會戰的準備,奢家必然要就近從富陽抽兵加強會稽,我們一時間怕是難打下會稽……豈不是幫著浙北那些人的忙?”周同問道。

“正是要如此!”林縛笑道。

不幫浙北減輕壓力,江寧那邊怎麽可能將董原調走?林縛也是防備董原調走之後奢飛熊會冒險從浙北突破,所以才放棄先進逼閩北,將兵力往明州府集中,即使浙北出什麽變故,淮東軍去援,也只要渡過錢江,相對要快得多。

這時候江寧主要靠江寧、丹陽、平江、維揚四府的稅賦撐著,林縛這時候可不敢讓丹陽、平江兩府給浙閩打殘了。

當下,林縛就宣布對浙南兵力部署的調整:

駐守永嘉府以崇城步營為主,浙南戰事裏受傷將卒治愈,將優先補充崇城步營,使崇城步營擴編到五旅一萬五千卒。甚至不需要崇州支持軍械,僅靠繳獲的兵甲也足以支撐這種程度的擴編。

新浙南軍正式編入浙東行營軍,以表明永嘉府整體納入浙東制置使司的轄防區,浙東行營軍總兵力增加到兩萬四千卒,除陳定邦率五營浙東行營軍協防永嘉府外,其余兵馬,包括唐復觀,左光英所部,都率林縛悉數進入明州府。

這樣在永嘉府以及夷洲,兵力以崇州步營,靖海第一水營以及浙東行營軍一部為主,約有兩萬四千余兵力。不僅要駐守永嘉府及夷洲島,還要從水陸對閩東沿海地區保持進逼,擾襲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