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淮東 第二章 高築城之策(第3/3頁)

長淮軍接防廬州後,原廬州鎮萬余精兵就得以脫身,在鎮將鄧愈的率領下,渡江南調,進入徽州,加強江東郡南部的防禦。

徽州又名新安,提及新安,或名聲不大,徽州境內的黃山則天下聞名。徽州東北的浮玉山(今天目山),東南的白際山,乃江東與兩浙的天然分野,境內新安江南下,至淳安,匯入錢江,為錢江的正源。高祖發跡之前,擁據江寧,就在白際山與浮玉山之間的昱嶺築關城,據兩浙之敵。兩百余年逝去,關城乃在,依舊為兩浙通徽州的要隘,駐有守軍。

鄧愈率重兵進駐昱嶺關,往東能策應守杭州的董原,與浙北防線融為一體;往南、往西則能牽制占據淳安,衢州等浙西府縣的奢家兵馬。自此,雖不能從奢家奪回浙南地區,浙北防線也得到加強,基本穩固下來。

就奢家而言,要消化新得之地,將閩北、浙南融為一體,也需要一些時日。此外,南撤的虞萬杲部,仍是令奢家頭痛的毒瘤。短時間裏,奢家還沒有大規模對浙北或兩江(江東,江西)用兵的跡象。

相比春夏之戰事紛繁,入秋後局勢看上去有和緩的跡象,便是圍大同的東虜也有收縮跡象,但這大好山河當真是碎成好幾塊——林縛也只能先據著淮東,且看天下大勢下一步如何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