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山河碎 第三十六章 徐州攻略(第2/2頁)

已是六月上旬,時而暴雨傾盆,雖然大雨能迫使攻打城頭的流民軍暫時撤退,但是城中淹水更多,城中西北坡地越發的擁擠。

還有好些平民退不到西北坡地上去,就在淹水區爬屋上樹。無處生火,便嚼生米,然而解溲糞便都排水中,餓死者或淹水死者,屍體亦浮於水上,無人掩埋。天氣炎熱,蚊蠅滋生,也不受控制的出現役病蔓延。

夏秋雨季,水勢只會更大,不會更小,城中淹水不退,不等糧盡或流匪攻入城來,任疫病蔓延開去,徐州城倒要自己成為死城了——以當前形勢,徐州扛不到兩個月後等水退去。

站在城頭,大雨瓢潑,雨蓑也擋不住雨水往甲衣裏灌,嶽冷秋望著流匪綿綿延延的營帳,心生死志,他曉得梁家父子的習性,攻下濟南任賺足了資本,斷不可能輕易南下與劉安兒硬扛。

劉安兒出身邊軍,以流充待罪之身,兩三年間就積功為將官,除勇猛敢戰,也善知兵事,在邊軍就為長鄉侯梁成沖所重,為梁成沖部前鋒營指揮使。堪為前鋒營指揮使者,非親信不用,非能戰之將不用。梁家父子在濟南頓兵不下,嶽冷秋懷疑他們與劉安兒暗中有齷齪。

也無怪嶽冷秋有這樣的懷疑,徐州城破,長淮軍覆滅,江淮失陷,奢家進兵浙北,京中從江淮浙得不到充足糧餉,拿什麽去養邊軍?邊軍若給再一次削弱,或許能勉強維持燕北防線,但無人能制梁家割據山東、中州。

“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嶽冷秋站在城頭,心裏恨罵道,卻忘了北上勤王時,他也坐壁觀望,任陸敬嚴、魯王元鑒澄困守濟南到城破時。

嶽冷秋不是沒有考慮過突圍,除了東北灌水來的口子,在東南還有一個口子沒有封上,從那裏突出去,可以去臨沂。

但是嶽冷秋知道,那是劉安兒留下來的誘人陷阱,他們在城上根本就看不到東南呂梁山後的情形,但是他知道,劉安兒只要在呂梁山背後布一路伏兵,在他們突圍到泗水河畔時便能打出致命一擊。

即使知道劉安兒有陷阱,但是困守城內是死,那個缺口就變得額外誘人來。

嶽冷秋心裏權衡利弊,權衡突圍時,搶占流匪在呂梁山上的城寨,還有幾分勝算。

糾流民造反,通常不成氣候。但劉安兒他準備充足,此前就蟄伏了近兩年的時間,在洪澤浦聚了二十一寨勢力,就有三五千精銳。起事後,劉安兒迅速占據洪澤浦西邊的泗州、石梁、五河等城,獲得充足補給,擴軍十數萬,與守濠州的左尚榮對峙有半年之久。

陳韓三叛投,劉安兒迅速發兵攻濠州。乍看上去,是陳韓三叛變成為左尚榮濠州兵敗的關鍵,其實則不然。陳韓三叛變時,手裏只有精兵兩千,脅裹了三四千人,左尚榮在濠州有兩萬余能戰之兵,要不是劉安兒當時已經相當可觀數量的精兵,陳韓三叛變一事不可能誘發左尚榮在濠州兵敗身亡。

盡殲長淮軍,劉安兒兇名陷天是其一,繳獲得大量的兵甲補給,則使得其部戰力逾強。

劉安兒棄濠州,進淮軍,與諸寇聯兵,轉戰南陽、漢中,兵力最盛時高達四十余萬。轉戰武川進軍秦陜不利,從武川退回漢中,再下南陽,轉戰豫中,進兵淮泗。進軍秦陜不利,劉安兒也沒有吃過什麽大虧,兵馬卻縮減至二十萬,可見他在南陽一帶停留數月是在進行整兵。

若是呂梁山的口子是劉安兒設好的陷阱,根據對流匪兵力的判斷,嶽冷秋還真沒有多少把握在突圍時將呂梁山強攻下來,除非林縛率一部精銳時機恰巧地出現在呂梁山的背面配合這邊突圍……

如何才能讓林縛出兵呢?嶽冷秋絞盡腦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