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濤海怒 第二十八章 牽連(第3/3頁)

不過李書義、李書堂都不能算林縛的嫡系,諸多機密事都沒有參與,自然事先也不知道廣教寺的底細,他們從攻打山門開始就跟在林縛身邊,這時候才差不多將事情想明白過來。

林縛請李書義、李書堂陪他們一起坐下來,說道:“你們大概也聽出我示意吳梅久拿別處的僧院也一起開刀,不知道你們心裏怎麽想?”

“大人深思熟慮,算謀之精,非我等能妄加揣測……”李書堂、李書義說道。

“我這人沒那麽難說話,你們又不是第一天才認識我,有些樣子是做給外人看的,你們這樣,我就習慣不了了。”林縛笑了起來,要李書義、李書堂不要拘束,說道:“崇州遭此大劫,城池毀於一旦,需要重建,數千家庭破碎,為守城戰死的鄉兵、官吏家人都需要安撫,海陵府及郡司也拿不出多少銀子來貼補,只能地方自籌。地方怎麽自籌?總不能從老百姓頭上搜刮一筆?讓地方大戶拿銀子出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李族願為崇城重建,安撫民眾捐一千石糧,捐一千兩銀,再捐一千石糧、一千兩銀慰勞江東左軍……”李書堂趕緊表態。這次東海寇大侵崇州,也是傅青河即時派兵,才保證李家寨堡,不過李家寨堡就是東海寇重點的侵襲對象。

“李家的心意,我代表江東左軍,代表崇州老百姓多謝了。”林縛說道:“但是比起缺額,差得太大,不得不想其他方法。廣教寺廟產算作一部分,其他有通匪之嫌的僧院、鄉豪,我自然也不會手下留情,也許能勉強湊足……當然了,這時候吳梅久才是崇州正印官,有些事情我不便直接插手,要是書義願意,我可以薦你擔任更重要的職務,所以有些事情先要跟你們說清楚……”

林縛要是大搞牽連,將崇州縣境內十幾處僧院的廟產收為官有,將是一筆相當可觀的財富,也許能補足崇城重建、撫賑傷亡的費用。

但是地方上的僧院勢力並非孤立存在的,與地方鄉紳勢力相互交錯。一是僧院僧尼都是地方人,僧院存亡事關他們的切身利益;二是許多將田地寄到僧院名下逃避丁稅的田主本身就是崇州的鄉豪大族,李家就有好些田產寄在僧院名下,對僧院大搞牽連,就會侵害他們的切身利益;三是僧院在地方上本身就有廣泛的信眾基礎。

當然了,吳梅久想要大搞牽連將僧院勢力連根拔起是絕對做不到的,崇州縣地方沒有人會配合他,會暗中抵制他,說不定他剛想來硬的,上頭一紙調令就將他調出崇州。但林縛能行。崇州縣僧院所牽涉到的地方勢力已經不足以跟林縛抗衡了,不僅僅是林縛手握兵權,林縛的聲望也能使他在崇州獲得廣泛的跟僧院無利益關聯的人的支持。當然了,林縛要來橫的,直接一個通匪罪名拍下去,帶兵剿過去,崇州縣沒有一人能梗著脖子反抗。

李書堂也隱約知道楚黨一層有矛盾,不過那種層次的站隊,李家還不夠資格,不管是從情感上,還是從眼前的實際利益上考慮,李家自然只能緊跟著林縛,緊跟著江東左軍走,即使眼下會有利益受損,但是眼光要放得更長遠。

李書義沒有說話,李書堂先表態,說道:“大人為崇州百姓考慮,書堂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大人的大仁義,為行大事,當真無需拘小節。我李氏也有一座家廟,薄有廟產,為重建崇城,當一並獻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