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江東亂 第七章 先手布局(第4/4頁)

先以胡家名義建內圍樓,緊急時刻,能讓數百人撤進去據守,待具體的流民安置條陳一出來,就可以在內圍樓之外再擴建中圍樓、外圍樓。一座外層套中層再套內層的大型圍樓,堪如一座堅固的堡壘,堅固而厚重的外圍不僅防匪防寇,也能防台風過境,防海潮倒灌。

西沙島地形不穩定也是個頭疼的問題,在江海潮湧以及暴雨中,天然圩堤極容易垮塌,短期而有限的辦法就築石壩。林縛希望觀音灘內的江灣子裏,能先築一小段石壩,使他們在江邊有個可靠的停泊點,可供中小型船舶停靠。

此時“集雲一”、“集雲二”停在江心,用載量才十四五石的突擊輕舟轉駁運送物資上岸,“東陽號”也硬是用人力強拉到江灘上來,也幸虧集中到觀音灘的災民眾多,才沒有覺得這麽周折特別費事。

除了從流民挑揀一些精壯維持救災營地的基本秩序外,林縛使周普率領半數武衛留下來以備萬一,也將“東陽號”暫時留給林夢得、傅青河、胡致庸、胡致誠他們。林縛則帶著大鰍爺葛存信、敖滄海、吳齊與半數武衛以及挑選出來的兩百余災民精壯乘坐“集雲一”、“集雲二”兩艘船前往平江府籌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