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第4/6頁)

楚紅陷入了痛苦的惶惑中。

楚紅很不理解,那些笑傲江湖叱咤風雲、看上去都是天不怕地不怕的英雄好漢,為什麽轉瞬間成了向朝廷卑躬屈膝的包軟蛋。是抵禦不住朝廷大軍的沉重攻勢嗎?那場根據地保衛戰分明打得不錯,此後官軍似乎也並未進行更大規模的進剿呀。是朝廷許諾了什麽優惠條件嗎?什麽樣的優惠條件竟能打動梁山泊人馬倒戈呢?而且,朝廷的什麽鳥許諾,當真是值得信賴的嗎?

關於就招安問題宋江等人與朝廷達成的政治交易,以及梁山泊內部在這個問題上的態度分歧等情況,楚紅自是無從得知、無從揣測,但有一點她是抱定了主意,那就是她不會去向朝廷投降。這倒並非說楚紅具備多麽高的政治覺悟,多麽豐富的政治經驗,而是她從切身經歷中,深深領教了官府的黑暗腐敗。她絕不可能與那些魑魅魍魎同流合汙。況且她是曾被朝廷通緝過的要犯,一旦自投羅網,生死存亡可就身不由己了。朝廷為了誘降可以做出種種許諾,一旦你到了它的掌握之中,它要翻臉不認賬,你還有幾分反抗能力呢?

憑著直覺,楚紅感到梁山泊義軍是踏上了一條危險之途,下場堪憂。

自從投奔了梁山泊,楚紅便將山寨當作自己的家,如今家園既失,自己當何去何從?倘若歸隊,自然必須服從軍令接受招安;若不歸隊,則將立身何處?難道就一輩子固守在這偏僻山坳的茅舍裏嗎?況且還有一個心上的郎君燕青,難道從此便天各一方,難以聚首了嗎?

這真是讓楚紅進退失措,無了主張。苦苦思慮兩日,楚紅那明媚秀麗的面龐明顯地憔悴了下去。

龔定國非常理解楚紅的心情,體貼地開導她道,事已如此,急慮也無益,還是要將心懷放寬。有道是天無絕人之路,天下道路萬千,總有一條是我們可走得的,我們可再從長計議。老嫗也好言寬慰她道,世事多變乃是常理,人生在世就得順時應變。那梁山泊與朝廷水火不容,怎見得就那麽容易招安成了?好歹婆婆這裏可以住得,離著梁山泊尚不算遠,就讓定國多留心著點消息,看看日後狀況的變化再說不遲。

在龔定國和老嫗的勸慰下,楚紅的焦灼情緒逐漸平復下來。她冷靜地做了一番思考,認為倘梁山泊大軍真的要去汴京接受招安,自己再跋山涉水地返歸山寨就沒什麽意義了。倒不如俟其開拔赴京之時,於其途中秘密聯系燕青,拉了他出來一同去投別的義軍。於是楚紅就決定再暫留些時日,請龔定國及時打探有關梁山泊義軍動向的消息,龔定國自是殷勤照辦。

然而,在數日之間竟又生出一樁意外,逼得楚紅在這山坳茅舍裏也容身不得了。

原來自從老嫗摔傷後,家裏的一應生活瑣事就由楚紅一手包攬下來。大約是七八日前,楚紅到集市上去采買油鹽醬醋之類,不期被一個惡少盯上了。

這惡少喚作元超,乃此地赫赫有名的大戶豪紳元彪之子。這元超仗著家裏財大勢重,父親又與縣衙稔熟,方圓百裏唯元府獨占鰲頭,無人敢惹,自幼就被慣成了橫行霸道、跋扈無禮的習性。這廝終日遊手好閑、不務正業,武藝文章一無所能,但有一樣本領卻是與生俱來,那就是獵艷。但凡天生麗質之女子,哪怕是衣衫襤褸、不施粉黛甚至蓬頭垢面,他亦能一視識之,將其帶回府中沐浴更衣,梳妝打扮後,必是光彩照人。

元超生性好淫,閑來無事最喜遊鄉串鎮去尋覓那美貌少女,遇上中意者,便以提親為名上門索要,一般人家知他家勢大,怒火填膺卻不敢不從。女孩們被元超玩膩之後,即被一紙休書逐出宅門,此後一生的生活都被壓抑在屈辱的巨石下,無可解脫。這樣被摧殘踐踏過的姑娘,在這一帶的鄉裏也不下十幾個了。

那日在集市上偶與楚紅擦肩而過,元超立覺眼前一亮,不禁轉身凝視不已。楚紅的清麗姿容固然誘目,她身上透露出的那種俠儒兼備的獨特氣質,更是強烈地吸引了元超。元超感到這個姑娘與那些土得掉渣的鄉女很不相同。如果能將她弄在懷裏行動那陰陽交接之事,必會別有一番銷魂風光。此等尤物豈可放過,元超當時便命隨從悄悄跟蹤楚紅,探得了楚紅的住處。

次日元超就差了媒婆去提親。老嫗和楚紅甚覺突然,老嫗就婉言回絕道,這姑娘是我的遠房侄女,來此探親暫住,不日便要返鄉,未便在此擇婿。下午龔定國打獵回來,老嫗和楚紅將這事告訴了龔定國,龔定國猜想定是楚紅外出時被人窺了去,囑楚紅今後盡量莫去人多眼雜處,以免招惹麻煩。由於他們的居地偏僻閉塞,對元超其人所聞不多,不知道他的厲害,也就沒有更多地顧慮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