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第2/5頁)

師師一聽,大吃一驚。

周邦彥哪曾料到會在這裏遭遇皇上,當時慌忙地對師師道一聲告辭了,便起身向門外走。蕙兒一把扯住他道,周大人你出不去了。你一出門必定迎頭碰上皇上,麻煩可就大了。皇上如今專寵師師姐,豈容得他人來染指呢?

周邦彥聽蕙兒這一說,才真正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頓時方寸大亂,張皇失措地在房間裏轉著圈子道,這便如何是好,這便如何是好!

倒是師師具備些臨危不亂的素質,當機立斷地道,你且到裏面臥房暫避一時,看情況再作道理吧。遂疾引周邦彥進了臥房。臥房裏卻也無藏身佳處,只有房梁上算是個隱蔽點,但周邦彥又無那等飛檐走壁的功夫。師師在房中掃視了一圈,指著那張雕花大床道,只好委屈周大人在這床底下暫避一刻了。

原來自趙佶禦幸了李師師之後,為使皇上在此留宿睡得舒服,李姥姥專門為這裏換了一張高腳雙人大床。這床下的空間寬闊,容一人蜷縮其內沒有問題。此時的周邦彥,便是有條地縫也巴不得立時鉆進去,見此床底可以容身,連聲應道使得使得,當即就俯下身來,連滾帶爬地藏了進去。

剛將周邦彥收拾停當,趙佶帶著張迪已經到了外房門口。

原來,趙佶今夜本是未曾打算到鎮安坊來的。恰在今日上午,皇宮裏收到了一批由江南進貢來的柑橙。那柑橙一個個大小均勻,色澤金燦,一看乃知為果中珍品。趙佶命將其分賞諸宮品嘗,不免就想到了李師師。是以晚膳之後,便吩咐張迪點了貼身太監,帶上兩盒柑橙,興沖沖來讓師師嘗鮮。

師師和蕙兒聽到趙佶等人的腳步聲,忙從臥房迎出。趙佶帶著張迪已經進了琴房。師師、蕙兒就要跪拜,趙佶呵呵地笑著道,免了免了,朕常來常往的,就不必拘泥了。李姥姥也隨著趙佶進了屋,打眼掃了一遭,沒有看見周邦彥,雖不知這老東西匿往何處,料是師師已做了妥善安置,一顆心也就放了下來。

趙佶說明了他今夜專程送柑橙的來意。李師師等人聽了,真個是感到天恩浩蕩,如浴春風。李姥姥的心情尤其激動,眼角的濁淚禁不住地便湧將出來。

張迪將裝著柑橙的禮盒放置在案子上,回頭向李姥姥和蕙兒示意,李姥姥和蕙兒心領神會地就與張迪一同退出房間。

趙佶親手打開禮盒,問師師可有破橙器具。師師應道有的,轉身去取了一把小刀過來。趙佶一看,那卻是一把天下馳名的並州刀,就脫口贊道,好刀哇,唐時杜甫曾有“焉得並州快剪刀,剪取吳淞半江水”之句,即此謂也。師師欽佩地看了趙佶一眼道,原來這刀還有如此的佳句典故,皇上真乃博學多識也。遂持刀剖開柑橙,取出橙瓣先送於趙佶的口中。

趙佶亦親手剝了一瓣柑橙送入師師口中,問她滋味如何。師師邊品味邊點頭道,此橙甘甜清冽,沁人肺脾,果然非比尋常。趙佶道,你若喜歡吃,朕明日再命人多送些來。師師忙道不用了,賤妾在此能嘗到宮中貢品,已是極感恩幸,豈敢再煩勞於皇上。趙佶道這有何難,今後但凡有新鮮貢品進宮,朕都差人送一份過來,讓你也領略一下我大宋王朝乃至周邊屬國的豐富物產。天下之大,無奇不有,如若渾然不知,豈非枉度一生嗎?師師笑道,那倒也是,賤妾足不出戶,孤陋寡聞,今後要承蒙皇上多加教誨了。

一時吃過柑橙,凈了手,趙佶便取出了自己填寫的一首詞讓師師鑒賞。其詞調寄《聒龍謠》,曰:

紫闕苕峣,紺宇邃深,望極絳河清淺。霜月流天,鎖穹隆光滿。水精宮、金鎖龍盤,玳瑁簾、玉鉤雲卷。動深思,秋籟蕭蕭,比人世,倍清燕。瑤階回,玉簽鳴,漸密省引水,轆轤聲轉。雞人唱曉,促銅壺銀箭。拂晨光、宮柳煙微,蕩瑞色、禦爐香散。從宸遊,前後爭趨,向金鑾殿。

師師讀了,在心裏暗暗地與方才周邦彥的兩首詞相比較。趙佶的這首《聒龍謠》,於遣詞造句、平仄對仗上面,算得上是平穩工整,無可挑剔。然而其中的意境情韻,卻顯然不如周詞。對於這一點,師師十分理解。周邦彥除了每日到鹽稅衙門去點個卯,應付一下那點有限的公務外,絕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了填詞制曲上。而趙佶君臨天下,日理萬機,作詞吟詩只不過是理政之余的消遣,能達到眼前這個水平,已經算是難能可貴、天分很高了。因向趙佶笑道,皇上這詞果然填得出色,待賤妾度曲唱來吧。遂焚香撫琴,為趙佶吟唱了一番。

趙佶聽了師師為其詞度制的曲子,很是受用。因見一旁放有玉笙,便道尚未聽師師吹過此物,可否亦奏一曲聽聽?師師謙道,賤妾是不常吹這東西的,既皇上欲聽,便獻一次醜,幸勿見笑也。就取過笙來,捧奏了一首《春江花月夜》。師師的笙技雖不如琴技那般精湛,卻也在一般的樂工水準之上,當時令趙佶聽得神怡氣爽、龍顏大悅,遂又興致勃勃地要與師師飲酒對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