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秦國結束篇夢想的完結(1)(第2/5頁)

李斯長時間伺候秦始皇,受到秦始皇家族的熏陶,本來人品就不怎麽好的他變得更加權欲熏心,不過胡亥和趙高提出的這個難題讓李斯考慮了很長時間。長時間的在爾虞我詐的官場中混,他知道此事關系重大,弄不好就有殺身之禍,最後他決定不置可否,擺出了隔岸觀火、隔山觀虎鬥的姿態。

在是否能讓胡亥繼位的意見征詢中,看到老奸巨猾的李斯持觀望態度,趙高就對李斯施展了挑撥離間的伎倆。他對李斯說:“扶蘇最器重蒙恬,如果扶蘇做了皇帝,勢必用蒙恬為相。到那時,你想回鄉做老百姓恐怕都不可能了,現在決定誰為太子全憑你我,我們何不聯手力推胡亥繼位而永葆富貴呢。

趙高在猶豫不決的李斯面前恩威並施,提出支持胡亥則可保富貴,否則會禍及子孫,李斯聽到趙高為了讓胡亥繼位開出的籌碼,一向穩重的他在利益面前有些猶豫了,經過一番權衡,他同意了趙高的謀劃。於是,趙高、李斯二人狼狽為奸對天下編了一個彌天大謊,這個謊言卻是以天下蒼生、秦朝的滅亡為代價的!

在趙高和李斯的共同努力下,胡亥拋棄了親情觀念,下定決心把篡權進行到底。在李斯和趙高的幫助下,他們一起篡改了秦始皇寫給扶蘇的信,由於趙高拿著玉璽,起草完這封秦始皇的假遺詔之後,趙高拿出早已準備好的玉璽重重地蓋上了印章。至此,扶蘇的命運徹底改變,秦國的歷史也徹底改變了。

本來一封讓扶蘇繼位的信,經過改編蓋章之後,就成了給扶蘇的賜死。信中說:扶蘇在邊疆十幾年“無尺寸之功”;還對未被立為太子有怨氣,上書誹謗父皇,是為“不孝”;而蒙恬知道扶蘇的言行而不加以糾正,表現“不忠”。在陳列了邊疆二人一系列所謂的罪名之後便下令讓他們自殺,並接到胡亥即將繼位的詔書。

當時,由於條件的限制,消息的傳播是很不方便的,消息封鎖起來也就相對簡單得多。秦始皇雖然已經去世了許久,但是同行的李斯、趙高等人一直安排隨行禦廚送飯到秦始皇的專車之中,因此即使是同行的人,也很少有人知道始皇帝已經西去,更別提遠在邊疆的扶蘇大公子和蒙恬大將軍了。

接到李斯、趙高等人合謀偽造的詔書後,一向缺少懷疑精神的扶蘇看到父親秦始皇送來的手諭,信以為真,雖然覺得不可思議,但也不敢違抗。他從小接受的教育都是秦始皇的法家教育,父命難違,在詔書面前,全然不顧蒙恬老師的勸告,乖乖地自殺了。胡亥便成了繼承皇位的唯一候選人。

扶蘇自殺的消息傳到趙高、李斯一行人那裏時,回京車隊已經快到了鹹陽。得知扶蘇自殺,趙高一夥明白大事已成,相當興奮,立刻代表朝廷公開發喪,然後宣布胡亥繼位,是為秦二世。那一年,胡亥二十一歲,缺少經驗的他只能在趙高、李斯等人的幫助下處理朝政,很快大權旁落,胡亥成了傀儡皇帝。

篡權之後的趙高自知自己已是奸臣無疑,他常常感覺到危機四伏,而他也只能拿胡亥當自己的保護傘。而對事情原本就沒有主見的胡亥也對他這位“恩師”言聽計從,任命趙高為九卿之一的郎中令,掌握宮廷戍衛,並按照趙高的意思,開始了對那些對他們心懷不滿的大臣、公子的秘密誅殺。

俗話說有其父必有其子,胡亥不但繼承了他老子秦始皇的所有“優良傳統”,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暴虐異常,殘暴成性。一向沒有主見的胡亥,再加上趙高等這些大忽悠在身邊,立場更加的不堅定。除了排除異己、清除“龍種”外,胡亥對自己的姐妹都不放過,都將她們殘酷殺害。

據統計,胡亥有兄弟姐妹數十人。經過與趙高的共同策劃胡亥羅織罪名,首先將六位公子殺戮於宮,隨後又在鹹陽的市上,公開處死十二個公子。公子將閭等三人,自知二世不會放過他們,被迫含恨自殺。公子高見勢不好,準備逃跑,卻又怕牽連家屬,滿門被斬,因而主動上書,請求為秦始皇殉葬。

胡亥還算是有良心的人,見到親兄弟公子高主動求死的奏書,胡亥大喜,準其請求,並“賜錢十萬以葬”。清除“龍種”之後的胡亥、趙高,在實權上想進行進一步控制,考慮到秦始皇在軍權的控制上做得就比較好,身為二世的他自然也不甘落後,想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於是胡亥的屠刀又對準了那些忠心保衛邊疆的將軍。

在秦始皇當政期間,說到兵強馬壯,誰都沒法和蒙恬相比,秦始皇為了顯示對蒙恬的信任,把太子扶蘇都放心地交到他手下鍛煉,所謂強將底下無弱兵,自身修為比較高的他帶兵相當出色,但是由於遠在邊疆,心胸狹窄的胡亥、趙高等領導集團對蒙恬十分不放心,蒙恬也因此成為了他們的心腹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