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秦皇起始篇我的未來不是夢(3)(第3/4頁)

以秦國當時的政治格局來看,嬴政和呂不韋聯手除掉嫪毐並非難事,但要想擺平嫪毐背後的趙太後可實在是不容易。趙太後在秦國經營多年,作為秦國的老大,官員任免、兵員調動都要有太後的印璽和兵符,政治資源豐富,如果她和嫪毐站在一個陣營,除嫪毐風險很大。唯一之計就是能逼迫嫪毐將謀反付諸行動。

呂不韋運用自己掌握的宣傳資源,將嫪毐準備謀反的消息廣而告之,當嫪毐聽到這些路邊消息後非常驚慌,當他利用關系打聽到嬴政對他造反一事態度慎重時,非常害怕。嫪毐想真造反當時又沒有足夠的實力,不造反看形勢只能等死,在這種嚴峻的形勢下,嫪毐做出了正確的抉擇——向趙太後攤牌,爭取她的支持。

秦國太後趙姬是一個幸運的女人,翻遍史書,不管是平民精英還是高幹子弟,要想成就帝業都是經歷了一番磨難的,而她僅僅是因為遇到了兩個正確的男人,就從趙國舞娘成功轉型為秦國垂簾聽政的太後,這種超級好運氣趙姬不但沒有倍加珍惜,反而利用自己的身份過起了荒唐人生。

面對這場人生中空前的危機,趙太後很淡定,其實她早就想到了這一天。趙太後是個缺乏政治思考的女人,為了能長期和嫪毐在一起,她一次次否決嬴政親政請求,就是為了能繼續掌握著秦國的大權,然後在權力的掩蓋之下繼續這種為所欲為的生活。

嫪毐告訴趙太後,如果她兒子嬴政親政,趙太後和嫪毐的兩個私生子也將性命不保,而今之計只有造反一途。趙太後陷入矛盾之中,一旦兒子和情人的矛盾爆發,兩人就勢同水火。要麽她和嫪毐被兒子清理,要麽她幫嫪毐殺死兒子,無論哪種結果,趙太後都不忍心看到。

在嫪毐準備造反的問題上,嫪毐向趙太後尋求幫助以後她一直沒有表態,其實她沒有選擇支持嫪毐其實就是已經代表了反對,呂不韋和嬴政集團覺得事情正在往好的方向發展。當時趙太後還存有一絲天真的幻想,她覺得只要能保著自己目前的地位,要憑借她的身份保住嫪毐,並非難事,可她能保住自己的地位嗎?

在嬴政的再三申請下,公元前238年,始皇帝嬴政得到內閣們的一致同意舉行了盛大的成年儀式,佩寶劍、戴王冠,這代表著始皇帝正式親政了。由於呂不韋的支持,這次大典進行得很順利。趙太後雖然內心極力反對,但還是出場道賀,無可奈何之下進行了權力交接,始皇帝正式掌握了朝政。

始皇帝親政之後,按法律規定接管了秦國所有的軍政大權,這對嫪毐來說是個很大的刺激。始皇帝親政意味著從此趙太後不能再隨便幹涉始皇帝的決策,嫪毐在朝中的黨羽也會被逐步剪除,一旦這些都成為現實,再也沒有什麽保護傘可以利用了,想到自己性命難保,嫪毐如同驚弓之鳥,惶惶不可終日。

狹路相逢勇者勝,嫪毐在衡量了形勢之後決定趁始皇帝沒有防備,發動突襲,搶占先機。他認為雖然沒有趙太後的幫助,但憑著自己這幾年的努力,現在行動或許成功率還是比較高的。在死亡的威脅下,嫪毐正式謀反,他率領著他的雜牌軍開始進攻王宮。嫪毐終於走上了呂不韋和嬴政給他安排的道路。

嫪毐在造反方面絕對是個白癡型的,他造反根本沒預設結果,如果他沒成功,肯定會被始皇帝殺掉,如果成功殺掉始皇帝,也沒有人會承認他做秦王,最終只能是讓呂不韋得利,最終他性命也很難保證,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他都去做肯定是智商問題,如果嫪毐早點識相夾著尾巴逃往國外,或許有一線生機。

始皇帝和呂不韋天天盼著嫪毐謀反,為了對付這次謀反,他們早就在鹹陽進行了秘密布控,就等著嫪毐的手下全部暴露後,一網打盡。等到嫪毐真正謀反了,他們才發現嫪毐的實力並非如想象的不堪一擊,除了沒有正規部隊,嫪毐的同黨包含了門客、縣卒、衛卒、宮騎、戎翟君公,等等。

在嫪毐的謀反同黨中,門客是經過軍事化訓練的地痞流氓,而縣卒和衛卒就相當於地方武警、公安,雖人多但戰鬥力不強,最可怕是保衛王宮的警衛部隊,也就是宮騎,這些人都是千挑萬選的精英,而且熟知王宮地形,危害極大。更不可思議的是,嫪毐找來了戎族雇傭兵,把這場宮廷政變國際化了。

聽取了情報人員對嫪毐方面的信息匯總,始皇帝和呂不韋制定出來應對計劃,並馬上調集幾支野戰部隊來京。嫪毐率雜牌軍在宮騎的配合下,很快就攻破了王宮,卻沒有找到始皇帝,當他命令部隊全城搜捕始皇帝時,卻發現他被一只規模龐大的軍隊包圍,嫪毐明白了,自己進了始皇帝和呂不韋的圈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