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秦起始篇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4)(第2/3頁)

投靠秦國的範雎感覺到了昭襄王對他的殷切希望,為了報答秦昭襄王的知遇之恩,為了實現大秦的可持續發展,也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範雎拿出了自己多年來的研究成果,並把理論和實踐有機結合起來,創造性地運用發散性思維,提出了一個政治策略:遠交近攻。

範雎為國為己提出了遠交近攻的戰略思想,得到了秦昭襄王的支持,卻被另外一個毫不相幹的人罵了個半死。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裏,兩個國家交朋友,都要交換特殊的信物——人質,以備日後翻臉也好有個發泄的對象,嬴異人作為質子光榮地成為了赴趙使節團的一員,範雎的遠交近攻讓嬴異人感到了末日降臨般的痛苦。

秦國采取遠交近攻的策略,是一路高歌向東進發,看見誰打誰,誰不服打誰。結果韓國被層層剝落,終於全部歸秦國所有。韓國滅亡後,趙國就成了下一個被宰割的對象,邊境摩擦不斷,最終趙國沒有抵擋住秦軍的猛烈攻擊,損失慘重。長平之戰,趙國被秦將白起坑殺40萬人,趙國力量被大大的削弱。

嬴異人作為質子去了趙國,內心始終惴惴不安,因為趙國不僅是除秦國外的另一個超級大國,還是反秦合縱條約組織的領導國。嬴異人被派往趙國作質子,幾乎等於把小命交待進去了。他清楚兩個國家翻臉和翻書一樣,一旦開戰,最先倒黴的就是自己。

在得知選定自己去趙國做質子後,嬴異人一直在郁悶著,也怪他心理承受能力差了點,其實質子的工作雖然危險,但風險和收益是成正比的,某一日嬴異人如果能活著重返祖國,那他就熬出頭了。不過嬴異人當時還沒有這種思想境界,他總認為讓他用如此危險的工種去換取希望,代價實在是太過昂貴了。

經過激烈的內心碰撞,嬴異人也想明白了一些現實,去趙國做質子既然無法抗拒,不如痛快接受。抱著聽天由命的思想,嬴異人唱著悲傷的流浪歌,踏上了去往邯鄲的道路。然而前半輩子都黴星高照的嬴異人哪裏會知道,趙國之旅終於等來了屬於他的好日子。

作為出使趙國的特殊大使,嬴異人完全可以換一種活法,利用自己的官方身份,同其他國家的質子進行一些政治層面的交流或者娛樂方面的溝通。嬴異人也思考過這個問題,但經過幾次嘗試,都遭到了冷遇,透過現象看到了本質,他才發現自己跟其他國家的質子,有著本質的區別。

嬴異人真是個倒黴孩子,在趙國由於政治的原因,別國質子都排斥他。要說這些質子們忒不地道,根本不知道嬴異人心中的苦痛,只感覺秦國作為超級大國有霸權主義,秦、趙兩國摩擦不斷,隨時都會發生邊境摩擦,因此明哲保身才是最正確的選擇。可這些事實真相嬴異人能左右得了嗎?

慢慢的嬴異人感覺到自己受到外國質子排斥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自己是個窮光蛋。他和別國的質子比起來貧富差距太大了。作為大使,身在國外代表了一個國家的門面。可嬴異人月薪少得可憐,甚至連基本的形象工程都無法做好,自然沒有朋友了。

一個自信的人根本不需要名牌來裝扮自己,同理作為超級大國的秦國,實力是列國之冠,不用像暴發戶一樣顯示自己有錢。那些需要用揮霍金錢來掩飾國家的自卑的質子,往往都是小國派出的。在這一理論指導下,再加上嬴異人在國內的地位和影響力不高,所以秦國用在他身上的資金總是不能按時到位。

身處趙國做質子的嬴異人是個自尊心很強的人,他感覺堂堂的大秦國質子老跟著別人混吃混喝不是個事。可沒錢不好辦事。嬴異人在秦國混不開,來了趙國又遭遇欠薪危機。因此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他總是哀嘆:啥時好運輪到我呀?

從當時的生存狀態來看,生活對嬴異人絕對不公,好歹也是王二代,然而他在沉淪中苦苦掙紮,現實總能將他打敗,悲哀啊悲哀!扭曲的生活環境改變了他的人生觀,他沒有懂得一個人快樂與否,不是因為他擁有的多,而是因為他計較的少的道理。

各國戰亂紛紛,在戰爭夾縫中的小國衛國也難幸免,戰國中期,衛國勢微,漸漸變為小國,然而就是這個巴掌大的地方卻出現了很多人才,像軍區司令吳起,傑出人才商鞅,商界泰鬥呂不韋等。但由於衛國領袖的昏庸腐敗,導致了這些優秀人才紛紛出走別國。

衛國首都濮陽在當時是為數不多的繁華大都市,地處中原,交通便利,陸路、水路暢通無阻,所以成就了很多的商人商販。衛國除了它的繁華似乎沒有其他引以為豪的東西,甚至它的一些文化風俗還為別國所不齒,其實當時衛國在文學和音樂方面頗有建樹,但由於國家太弱,這些東西竟然遭受到別國政府的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