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當真好臂力,少年英雄啊!

鄭智帶著大軍北上,過得出得開封府,就基本進入的河北,大宋東京汴梁城,其實離北方宋遼邊境不遠,直線距離也不過一千裏地,五百公裏的距離實在算不得遠。

這也是女真南下之時,為何很短之間內就能兵臨東京的原因,一戰得勝,快馬加鞭,十日之內便可從燕雲直逼汴梁。

自春秋戰國就有古語,趙乃百戰之地,趙國不像其他國家,有險可守,趙本就是一馬平川之所。趙國主要就是河北,還包含了河南北部與山西部分。

這也是趙武靈王為何要胡服騎射的原因,只因為趙國無險可守,唯有強軍以自保。這也是趙國能成為戰國霸主的原因。秦國統一天下的前期最大敵人便是趙國。直到秦國出了一個戰神白起,坑殺四十萬趙國將士,趙國才走向沒落。

即便如此,即便趙國四十萬精銳皆被秦國坑殺,卻是秦國也沒有立馬能吃下趙國,反而之後還吃了趙國的大虧,長平之戰後,趙國征召全國男子,十歲的孩童也帶甲上陣,反而在魏國的幫助下擊敗了大勝之後的秦國,更令秦國大軍損失大半。只是趙國從此之後國力已經衰頹,再也不復霸主雄風,再也不是秦國之敵手。

說這麽多,也只為說明一點。大宋北方,除了雁門關還算險要,雁門關往東幾百裏,毫無可守之險。汴梁更不是國都最好的選擇之地。這也是大宋朝為何要把主要精銳禁軍大部分屯於汴梁的原因,這也是禁軍人數不斷擴張的原因。北宋一朝,國家收入極高,卻是收入的極大部分都付與了軍費。

王安石變法之中重要一條就是消減冗兵,解散大量無用的士卒,保留其中精銳,削減軍費開支。還有便是冗員,削減政府機關多余的官員與差役。再一個便是冗費,基本禁止不必要的大興土木與修建寺廟道觀的費用。此三冗者,國之危機也。

到得徽宗趙佶臨朝,徽宗雖然是變法的支持者,但是這些東西大多也並不沿襲了,趙佶那美輪美奐的艮嶽便是冗費最好的證明。

唐於長安立國,宋於汴梁立國,明於南京立國。三者相比,唯有汴梁是最不利於防守之地。即便明朱棣遷都燕京,也比汴梁要好上不少,至少那個時候的燕京還有長城,對於北方遊牧民族來說,長城也算是極難逾越的天塹了,只要不是人犯傻,長城是一定能守住大明安全的。

鄭智大軍進入河北西路治下,過得安利軍便是相州(今河南安陽),一路行來不過三日。

相州在整個華夏歷史上也是極為重要的地方,也可算是華夏文明的起源之地,商朝國都便在此處,殷墟也在此處被發現。《封神榜》之中所說朝歌也在相州南方百十裏地。周滅商,周之西岐在陜西岐山縣。周便是從陜西到相州來把商滅了,從此分封天下,封出去無數諸侯,諸侯各自征戰吞並便發展出了春秋戰國。

秦之祖先,便是專門給周王養馬的封官,這也是為何秦國會在西北崛起,西北橫山內外就是養馬之地,秦之祖先大概也就在靈州城等地為周天子養馬。

秦鳳路之秦,便是秦國之秦。

相州大道極為寬廣,道路兩邊自然也是一望無際的耕地,農耕文明總是需要這樣平坦的土地來生產。

越是往北,氣溫越發涼爽,已是秋季的盡頭,入冬不遠。

鄭智此次北上,入相州,到大名府就要往東入山東了,鄆州齊州之地如今也是鄭智管轄,必然要從山東入滄州,不會再從河北入滄州。入了滄州,還要去河間府,種師道在河間府還留下了一個大攤子等著鄭智前去接收。如今河朔之兵,皆在河間府集合點校,種師道倒是幫鄭智把前期工作都鋪墊好了,為鄭智省去了不少麻煩。

大軍在相州寬廣的官道上往北,太陽慢慢西下,秋末的白晝也還算長,鄭智擡頭看得太陽的方位,也知還能趕上一個時辰的路。

又走一會,鄭智打眼看得前頭一員大漢。

為何鄭智會關注這麽一個趕路的大漢?只因這大漢後背挎著一柄長弓,腰間有大刀,另外一邊有箭袋,肩上還扛著一柄精鐵長槍。

如此一副打扮,倒是極為怪異,鄭智一看便想這人是個走江湖的漢子,再一想卻是又覺得不是,江湖漢子鄭智也見多了,從來不見江湖人有挎弓的。尋常河北百姓,哪裏有幾人會習練射術?

鄭智越看越是怪異,開口道:“牛大,把那漢子叫住!”

牛大打馬輕快出得隊列,追上幾步,開口道:“頭前那人,站住。”

只見那漢子一回頭,一副青澀面容,嘴角都還只有絨毛。卻是身得極為周正,國字方臉,有棱有角。人稱道相由心生,這人給人第一感覺便是一個周正之人,不似宵小之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