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戰爭 1592(下) 第八章 這是誤會(第4/5頁)

兩邊就這事開始扯皮,一扯就扯到了七月份。還沒等扯出結果呢,來自北京的一場信任危機悄然降落在顧養謙頭上。

原來早在萬歷二十二年初,宋應昌那時候已經離任,顧養謙還在上任的路上,整個朝鮮戰區正處於沒人管的狀態。李昖趁這個機會,派了一個謝恩使團去北京告狀,把晉州慘案和倭寇在和談期間的一系列騷擾行徑匯報給大明朝廷,請求千萬別搞什麽封貢。

這個使團在北京大概是沒使動關節,一直沒機會覲見萬歷皇帝,一呆就是好幾個月。他們帶的奏章,即便是遞上去了,估計也是石沉大海,無人問津。可凡事架不住有心人。這份奏章,被戶部的給事中陳世恩無意中看到了。

陳世恩立場是主戰,正發愁如何才能攻倒石星庇護下的顧養謙,他看到這份奏章,不禁大喜過望,連夜查閱往來文書,寫了一篇洋洋灑灑數千字的彈劾帖。這篇彈劾帖寫的極其精彩,裏面大量引用了大量明、日、韓三方的信件文書和作戰記錄,引經據典,邏輯清晰,力證顧養謙的封貢之議是完全錯誤的。

萬歷看了這個帖子,很不高興。顧養謙這小子,倭寇明明這麽囂張,他還說什麽倭情恭順,這不是拿皇帝開涮麽?他批示說:“事成,功有所歸。不成,責亦難諉。今後但有爭論奏疏,宜兩存勿辨,以觀日後效驗如何。”

石星一看這個批示,登時坐不住了。萬歷本來是支持和談的,現在立場卻發生了動搖。他趕緊讓顧養謙拿出點成績出來,否則皇帝說不定什麽時候就變心思。

顧養謙一聽,連忙對朝鮮人放了一句狠話:“你們若再不替日本人請求封貢,我就把明軍全撤回鴨綠江,到時候東事將不復矣!”他說到做到,在浙兵之後,劉綎所部川軍也被調回國內,大明在朝鮮的駐軍力量被進一步削弱。

朝鮮人扛不住顧養謙的威脅,縱然他們有一萬個不願意,也只能咬牙認栽,違心起草了一份代倭請封表。

與此同時,他召見了困在遼陽好長時間的內騰如安。顧養謙之前一直把內騰如安軟禁在遼陽,是因為他知道單是這份降表不能說明問題,必須和朝鮮人的代請封貢奏折一起交上去,才有說服力。可憐內藤如安就為了這薄薄的幾頁紙,白白等了好幾個月。

這次顧養謙見了內藤如安,說你收拾收拾,帶上《關白降表》準備上京,只要朝鮮人的奏折一到,你就出發。內藤如安歡天喜地回去整理行裝,耐心等候。

可憐內藤這一等,又是兩個月過去……

朝鮮人的代請封貢的奏折寫好是寫好了,可到底送還是不送,大臣們又爭論了很久,等到李昖下了決心,讓使臣帶著奏折出發的時候,已經是九月份了。

這時一個人事變動的消息傳到了漢城。顧養謙被回調兵部管事,接替他的是兵部另外一位侍郎孫礦。

李昖一聽就急了,被免職了?我們才按照老顧你的要求昧著良心幫日本人說話,這才幾天你就被撤職了?

這不坑爹呢嗎?

不怪李昖這麽激動,顧養謙搞出這麽不靠譜兒的一出戲,讓朝鮮人的立場全亂套。

顧養謙怎麽會被撤職呢?又是石星下的手!

以陳世恩為首的言官這幾個月來賣力彈劾,顧養謙又遲遲拿不出成績,已是左支右絀。五月份福建巡按禦史劉芳譽上書請求絕封,在奏折裏他說已經派人聯系上了在日本的許儀後——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這個人物——取回來更詳細的情報。情報顯示日本厲兵秣馬,一直在積極備戰,甚至連日軍火器原料積儲產地什麽的都打探清楚。

劉芳譽是顧養謙身上的最後一根稻草。石星一看到這份奏疏,便知道老顧已是聖眷不在,不能再留了。他

只得施展出丟車保帥的手段,把被彈得千瘡百孔的老顧調回部裏,另外派了孫礦去接任。

孫礦也主張封貢的,可朝廷的風向有了變化,他也不好表露出太明顯的傾向。在陳世恩等人的策動下,很快朝廷掀起了一股新的主戰風潮,鼓吹響應朝鮮的請求,增兵半島以備倭寇再襲。

陳世恩“保衛朝鮮,幹掉倭奴”的口號還沒喊完,朝鮮人的代日封貢奏折在九月十二日送到了北京……

這一下子,大明朝廷所有人都糊塗了。

朝鮮到底怎麽回事?先說不可與倭寇議和,現在又忽然來這麽一封代倭封貢的奏折,前後矛盾抵牾,混亂不堪。

遠在漢城的李昖委屈得都快哭了,想打的時候碰上大明想和,想和的時候又碰上大明想打,這時間差真不怪我,實在是要怪北京離漢城太遠,信息更新太不及時了。

這一連串黑色幽默的誤會攪混了京城的水。主戰派苦心孤詣為朝鮮制造輿論,現在苦主居然先反水了,士氣為之頓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