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戰爭 1592(下) 第八章 這是誤會(第3/5頁)

得了萬歷首肯,顧養謙樂顛樂顛地開始準備做第二件事,撤兵。

當時駐守朝鮮的明軍尚有一萬六千余名,分為川兵與浙兵兩部。顧養謙為了讓日本人感覺更舒服,和談氣氛更和諧,毅然決定先把浙兵撤回國來,只留下劉綎的川軍協助防守。

吳惟忠、王必迪、駱尚志等浙軍將領對這個命令沒有太大抗拒,在入朝的這幾年裏,南兵已經在朝鮮戰場付出太多犧牲,現在是時候回去休整一下了。

於是,這些戚家軍的後裔們點齊兵馬,在朝鮮君臣依依不舍地挽留下退出朝鮮。這些偉大而樸實的戰士憑借自己的努力,贏得了幾乎所有人的真心尊重,朝鮮人視他們為真正的勇士,日本人看見他們掉頭就跑,而當他們返回祖國的時候,等待他們的卻是……殺戮。

入朝的浙兵其實分為兩種:一種是開戰前臨時從浙、閩、粵等地禦倭兵力抽調北上的;還有一種是戚繼光當初帶來北方駐紮在薊鎮的浙籍部隊。後一種部隊回國之後,接到命令直接返回薊鎮駐地。可是薊鎮總兵王保卻拒絕給他們發放餉銀。

這一下子激怒了浙兵,他們在朝鮮浴血奮戰,缺衣少食,唯一的動力是回國以後可以有大把獎賞可發,可現在朝廷食言而肥,怎能不讓他們憤怒?

更關鍵的是,薊鎮總兵王保是遼東出身。南兵北兵在朝鮮戰場上已經互相看不順眼,如今回國了,又有遼東人騎在頭上拉屎,更不能容忍。

其中有三協浙兵反應最為激烈,幾乎釀成兵變。王保聽說以後,趕緊宣布召南兵去教場領餉銀。這些南兵以為真有銀子發,放下武器,高高興興去了。一進教場,王保立刻翻臉,周圍出現無數刀斧手,逢人就砍,登時殺得血流成河。王保唯恐還有幸存者,又把部隊名簿取來,一個一個點名,點到有活的,再補一刀。

王保在殺完南兵以後,猶嫌不過癮,縱容部下把附近的行商又擄掠了一番,把這些算到已經死去的南兵頭上。王保隨後上報朝廷,說南兵謀反,劫掠商販,薊鎮出兵鎮壓,已把叛軍全數撲滅。

這起慘案引起了普遍關注,一些有正義感的言官——如給事中戴士衡、禦史汪以等人——上書抗議,批判說王保所作所為,簡直比坑殺趙軍四十萬的白起還狠毒,要求重新調查此案。

負責調查的巡關禦史馬文卿一力包庇王保,而兵部尚書石星也表現出傾向遼東軍的態度。他倒不是對遼東有好感,主要是因為撤兵是顧養謙做出的決定,如果此案要細查起來,顧也脫不了幹系,會影響到中日和談戰略布局。

於是,在石星、馬文卿等人的阻撓之下,這起事件遂被定性為“平叛”。王保非但沒受懲罰,反而平叛有功,升官了。這些浙兵沒有倒在倭寇手中,卻死在了自己人的屠刀之下,真是叫人不勝唏噓。

顧養謙對南兵沒有半點感情,對國內發生的這些事毫無興趣,他正在緊鑼密鼓地忙於安排第三件事。

這事與朝鮮人密切相關。

在這之前,朝鮮人聽說了大明朝廷的爭論,趕緊派遣了一位叫許項的使者,去遊說明臣們不可撤軍。這位使者到了遼東,直接被顧養謙給攔了下來。

老顧一看,不行,不能讓朝鮮人害了我的大事。他把許項軟禁起來,派了一個叫胡澤的手下,帶著他的親筆前往朝鮮漢城,遞交給國王李昖。

李昖打開這封憲帖以後,當時呆住了。在這封信裏,顧養謙提出了一個小小的要求,這個要求太精彩了,我忍不住要把其中的重要段落摘錄出來:

今者餉已不可再運矣, 兵已不可再用矣, 倭奴亦畏威請降, 天朝正宜許之……爾國君臣如以倭漸退留釜山等聽候明旨, 不敢復肆侵犯, 悉入章奏, 聞之朝廷, 為倭懇請封貢, 以速其去, 倭必反德爾而去, 且不復

來矣。

意思是:我們一不打算派餉,二不打算運兵,和談是唯一的出路,你們若是不想日本人再打過來,不如替他們上表朝廷,請求封貢。日本人得了便宜,自然便不會騷擾你們啦。

顧養謙不愧是一位“奇才”,為了促進和談,居然連這麽一招都想得出來。他打的如意算盤很簡單,連被害人都請求寬恕兇手了,朝廷豈有不恩準的道理——至於朝鮮人願意不願意,根本不在考慮之列。朝鮮的安危掌握在大明手裏,大明說什麽,朝鮮就得做什麽,沒有商量的余地。

朝鮮大臣們一聽這個建議就急了。這也太過分了吧?我們被日本人欺負得這麽慘,居然還讓我們替他們請求封官?以德報怨,也沒這麽報的。於是李昖派了一波接一波的使臣去拜訪顧養謙,希望他收回成命。

可惜顧養謙不是宋應昌,他鐵了心要和談,對朝鮮的懇求壓根不聽,反而以撤兵作要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