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玄武門之變(第3/12頁)

尉遲敬德也給李建成修書一封,表示自己曾經是劉武周的手下,對抗唐朝已經是罪大惡極了,幸好李世民不計前嫌重用自己,現在既然身為秦王的人,就應該效忠秦王,絕不能有二心。

在信的最後,尉遲敬德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如果我收了您的錢財依附於您,那就是個見利忘義的人,太子殿下需要見利忘義的人嗎?

有水平!實在有水平!

說句實話,在我看到尉遲敬德說這句話之前,我對他一直停留在武夫的印象,只會在戰場上打打殺殺的主。但是當我看到這句話後,我對他的印象徹底改變了。在我看來,這句話體現了一種智慧,一種不甘心做被人利用的奴才的智慧。

要明白如果你選擇了背叛,那麽接下來你將有可能被所有人背叛。尉遲敬德沒有選擇背叛是個讓人敬重的人。

而從尉遲敬德的話中,我們明顯可以看出他之所以效忠李世民,完全出於兩個字———義氣。在這個世界上,講義氣的人總是令人敬佩的。

拉攏尉遲敬德的事最終以失敗告終,這件事讓李建成終於明白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被金錢打動。

當然,這個世界上,見錢眼開的主也還是蠻多的。常何就是其中的一個。

收買人心

面對李建成的分化、打壓、收買人心,李世民實在想不出更好的辦法去應對,唯一能做的就是同時也收買李建成的人。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和李建成收買尉遲敬德這樣的大人物不同,李世民收買的人,基本上都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人物,事實證明,後來正是這些小人物在某種意義上左右了歷史的發展進程。

第一個人:常何。

常何,時任玄武門禁軍守衛將領,曾經加入過瓦崗軍,後來跟隨李密投降了唐朝,李密叛唐後,跟著李密一起出逃,李密被殺後,常何再次歸順唐朝,因為有和李密共同出逃的汙點,所以二次歸順唐朝以後,他的官職被降低了。

作為門衛的常何,在當時來講實在微不足道。但是歷史有時是失重的,它往往出人意料地將很多應該由諸多大人物完成的任務,交給了很多小人物,常何就是其中的一個。

關於李世民究竟是在什麽時候收買的常何,以及用的什麽收買手段,史書上沒有明確的記載。不過在我看來,收買人心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感情需要慢慢培養嘛。至於收買的手段,無非是金錢與美女。

如此看來,常何的確是個見錢眼開的人。但事情遠沒有這麽簡單。

有很多人認為,李世民收買常何,就是為了方便在玄武門發動政變,在我看來,這種說法不太靠譜。

在前面我們說過,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前一直有退守洛陽的想法,既然有這樣的想法,就說明李世民主觀上並不想發動政變,所以收買常何,從李世民的主觀意志來講,和玄武門事變沒有任何關系。

在我看來,常何只是李世民收買禁軍將領中的一個。也就是說,在當時,李世民很可能收買了一大群的禁軍將領,而常何無疑是收買最成功的一個。

當然,李世民收買禁軍將領是為了在禁軍中安插自己的人,以備發生緊急情況時能夠自救,如果沒有後來一系列的突發事件,他是斷然不會采取暴力手段的。

那麽常何為什麽就不能像尉遲敬德那樣堅持自己的原則,拒絕李世民的收買呢?其實,這與他的地位有關。

從常何的經歷中我們不難看出,這位仁兄並不受朝廷的待見,可以說能夠擔任玄武門的禁軍守衛將領,已經算是重用他了,這也就證明在當時來講他不屬於任何派系,沒有派系就沒有靠山,沒有靠山就別想升官。

如果一切就此平靜地度過,也許常何幹到老最多也就是個保衛科長,然後混個退休金回家養老。

但常何至少是一個不安於現狀的人。在他看來,隨著時間的推移,自己官職怎麽說也應該得到升遷,但是沒有靠山的他無論如何是實現不了這個願望的。所以面對李世民的拉攏和收買,常何義無反顧地跟了過去。

我雖然對常何的行為不能認同,但是我能理解。因為在他的心中,至少還有一樣東西存在———理想。

他不可能像李世民那樣,統領千軍萬馬,也不可能像房玄齡、杜如晦那樣治大國若烹小鮮,作為一個小人物,我想他最大的理想就是能有個好的前途,穿上等的綾羅綢緞,讓老婆孩子過上好日子,然後祭祖的時候,對著祖先說一句:常何沒給你們丟臉。

而現在秦王李世民絲毫沒有鄙視常何,還能讓他實現心中的理想,常何難道不感激嗎?所以我說,常何被收買,是因為他想實現心中的理想,而作為一個小人物,他是沒有其他途徑去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