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7章 伐異(第2/2頁)

“是沒有太大意思,離心無心,送者無趣,無非就是一番展示,大家各自站隊罷了。”

“你我皆去過一次遼陽,有這般事沒有?”

“遼陽倒是有點兒象戰國時秦國的記錄,各司各安其位,事不過日,人人奉公,各自守法。不過,對百姓官吏以皆軍律,不施仁德,吾恐遼陽也會如暴秦一樣,其興也勃,其亡也忽。”

“這仍然是老生常談,十足偏見啊。”

方從損失又是嘆息一聲,說道:“前陣子李甲將十年前遼陽的軍戶丁口數,年收入,醫療、衛生、教育,甚至什麽娛樂的指數都給了我看,還有年蔬菜、糧食、肉食攝入情況,平均壽命等等,十年前與十年後相對比,看的簡直觸目驚心。一個壯丁,十年前活不到五十,年收入不到十兩,負擔一家六口衣食住行,主食雜糧,蔬菜只能是吃些當季便宜菜食,冬季烤不起火,一家縮在被窩裏瑟瑟發抖,而現在平均一戶年消耗主糧十石以上,各類肉食蔬菜均是充足,有醫館治病,免費入學識字,什麽是仁政,難道這不是最大的仁政?反觀我大明這邊,內爭不止,士大夫對兵變災異毫無辦法,彼此政爭到是越來越嫻熟,嘴裏都是道德,私底下全是生意,我實在有點受不得這些了。”

葉向高聽的簡單發呆,什麽統計肉食攝入,糧食消耗,平均壽命,在他這裏都是聞所未聞的事情,大明的最成功統計就是國初統計過田畝數字,也統計過丁口數,然後設定裏甲,在那之後就沒有統計學的什麽事了,葉向高瞠目結舌,當真沒有想過,算學還有這般用法,而且用在這種事上頭的。

“唉。”方從哲第三次嘆氣,攤手道:“這些東西遼陽學報上都有,事關統計學,算學,還有天文學,幾何學的學說很多,幾年前我也道這些東西只是雜學,看著有趣,消磨時間罷了,現在才知道,要治理好地方,你不明白百姓一年能收成多少,上交多少,所余多少,一家需多少,然後人要吃多少肉才不得夜盲症,得需種多少棉田滿足多少百姓的冬衣所需,這地方官怎生當的好?我大明的地方官已經是糊裏糊塗了,凡事聽當地士紳和宗老的擺布,有幾個能將地方治理好的,出了事叫宗族自己處置,不生事非就是清官好官,這樣的官當著有意思麽,我等讀書十幾年,拿著俸祿牧民,最終弄的一塌糊塗,還想著能青史留名,若非有遼陽在也罷了,有遼陽在,終覺自己當著這官有愧啊。”

葉向高勉強道:“你這說的還是太勉強了,難道我大明就真的沒有能官幹吏……再說遼陽也是我大明治下啊。”

“遼陽雖是我大明境內軍鎮,實則凡百樣規矩已經與大明完全不同了。”方從哲放低聲音,小聲道:“若是說真有什麽能臣,我看只有張江陵算一個,不過麽……嘿嘿。”

葉向高嚇了一跳,看著不遠處一臉恬淡從容的申時行,一臉自負的王家屏,當然還有一臉剛愎之色的趙南星等人,也是小聲道:“你小子自己找麻煩可別牽連我!”

“好了,不說這些。”方從哲悻悻地道:“對了,潘總督的《河防一覽》上呈禦覽,被幾個大學士說學問駁雜,治理經過並不服眾的理由駁回了,這事你知道麽?”

“知道啊。”葉向高搖頭道:“這事兒上頭做的確實不大地道。”

“他們懂什麽治河?”方從哲臉上不屑之色愈濃,口中道:“無非還是黨同伐異。玩弄權謀心術,他們倒全是一把子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