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氈包(第2/2頁)

“福余部的幾個諾顏趕不到了,不過他們有急使過來,當然是請我們派出援兵。”

“翁果岱兄弟,你怎麽看?”

氈包之中,有科爾沁部落的好多個頭人代表,最引人注意的當然是嫩江科爾沁的翁果岱父子叔侄。

科爾沁這幾年也是在飛速發展,原本東西八百多裏,南北三百多裏的地盤已經不大夠用,他們在不停的搶占福余部的地盤,兩部之間經常爆發小規模的戰爭,而插漢部的汗帳對這樣的事當然不會多管,科爾沁等部是依附部落,依附部落實力越強,本部當然也就越強大。

只是在這個過程中,依附部落實力會怎樣膨脹,怎麽控制其離心力,這一點對北虜的領袖們來說實在是太困難了。

他們只有保持著九白之貢就可以了,就是八匹白馬,一匹白駝,同時定期到汗帳朝拜,參加部落會議,這種松散的聯盟在平時有準備的時候還能發揮作用,面對明軍突然入侵時,就顯的十分脆弱了。

“當然要迎擊。”翁果岱沒有猶豫,身為一個有野心的部落諾顏,不少人在看著他,這時候任何猶豫的行為都會被視為軟弱。

“好,迎擊!”

大委正,小委正一起拍起手來,表示贊同。

蔔兒台,黃毛太,蔔言台周,都是一起點頭。

黑石炭身為大汗的從叔,在歷次行動中都占主導作用,此時他看到翁果岱的威信很高,科爾沁部的另外兩個諾顏莽古斯和明安也大剌剌的盤腿坐在翁果岱的左右手,一副桀驁不馴的模樣,他的心裏,更是一陣不悅。

不過此時不是與這些人計較的時候,黑石炭在心中計較片刻,決定道:“大汗有使者來,明軍的左路往大寧故地,那裏由泰寧部的把兒兔和暖兔,拱兔,還有昆都和董狐狸,長昂,我們不必去管左路。敵之中路右路,正是我們的對手。大汗將自領十萬騎兵由本部前來,迎敵中路兵,我們則集結十萬騎,包掠敵人右路,他三路來,我們便三路去,吃掉這些明軍,遼東更沒有人敢擋我們的兵鋒!”

這幾年對明軍的戰鬥已經開始呈現對蒙古有利的趨勢,邊墻太長,而遼東明軍的精銳騎兵越打越少,機動能力越來越低,戰鬥力當然也是直線下降。萬歷初年明軍還是以攻代守,到萬歷十七年時基本上就是以守為主,只有小規模的反擊,板升一戰之後,連小規模的反擊也很難辦到了。

事實上李如松死後,李成梁不得不與蒙古諸部講和,正好大批的有野心的酋長也開始死亡,蒙古也不想再打下去,雙方獲得了二十年的和平。

而到了努爾哈赤興起時,遼鎮額兵才六萬人,能出動野戰的不過兩萬人,還是甲胄不全,器械不精,相比萬歷十七年時,又是下降了很長的一段曲線了。

“召集甲騎和部民,集結大軍,所有的牛群和羊群往腹裏地方躲避。”

翁果岱更有條理一些,瞟了黑石炭一眼,問道:“右路軍當以濟農為主,聽從號令。”

黑石炭是當今大汗的叔父,不過並沒有正式賜封他為濟農,翁果岱算是給了黑石炭一個面子,當下黑石炭道:“就依翁果岱兄弟的話,有什麽要緊軍務,我們一起商議決定!”

會議之後,眾諾顏都是騎馬離去,看著翁果岱等人的背景,大小委正一起向黑石炭道:“科爾沁的這些人,越來越囂張跋扈了。”

“等著吧,”黑石炭道:“先把明軍打垮,然後找機會再收拾他們。”

“用漢人的話來說,叫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大汗也早就想找機會,給科爾沁人一個深深的教訓了。”

“哈哈,說的好。”黑石炭在擊敗曹簠之後,威望大漲,手中的實力也越來越強,他的心性當然也變得十分驕狂,當下哈哈大笑,眼前似乎已經看到自己帶著甲騎和本部牧人,將深入已方境內的明軍打的大敗,明軍狼狽奔逃,棄屍千裏,甲胄和旗幟扔了滿地,甲仗堆積如山的情形。

到最後,黑石炭揪著自己的山羊長須,微笑道:“聽說明朝土木堡那裏,到現在還能收羅到頭盔和火銃等物件,還有不少死屍成白骨,丟在地上沒有人管。這一次張惟功那廝這麽莽撞,我看,怕是明國又要有一個類似土木堡一樣的地方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