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博注(第2/2頁)

張用誠道:“後來的事象是掩人耳目,故意為之。”

“嗯,我們也是這樣推導。”王國峰道:“我們情報局私下推定,刺殺之事,應該是雙林公公是真正的主導者,徐爵是牽針引線的,朱崗等人,不過是辦事人,至於張至祥,不過是把用了就丟的刀。”

“這是為什麽……”

惟功心中,滿是震驚。

馮保在幾年前曾經賞識過他,當然也是和皇帝賞識他有關。兩邊來往過幾回,後來因為惟功已經得寵,開始出手創立基業,同時馮保提督的官店利益與惟功的順字行也有了間接的利益沖突,只是沒有晉商陜商沖突那麽厲害,就算如此,也生分了。

但萬沒想到,馮保居然會出手對付他的人,而且是用刺殺這種很罕見的手段。

大明到萬歷年間,朝廷控制力減弱,著名三大案中就有鋌擊案,一個壯漢直入東宮,拿著大棍子打翻了沿途的守備太監,一直撞到皇太子身前為止。

雖說沒傷著皇太子,但以內廷的宮禁森嚴,發生這樣的事,也足夠人駭異。

現在還沒到三十年後,居然就有大臣被刺之事,想來在歷史上也會成為很有影響力的一個案子了。

只是馮保甘冒奇險,做這樣的事卻是什麽用意?

京營的盤子是在勛貴手中,太監直接掌握的武裝就是騰驤衛和勇士營,四衛營這些禦馬監直屬的部屬,京營和親軍都指揮使司向來是勛臣們的地盤,太監最多是監軍,沾點小油水而已。這種刺殺案子,等於是替定國公等大府火中取栗,馮保這一注搏的太大了。

“潞王!”

旁人還在沉思的時候,惟功已經一下子就想明白了。

馮保這麽做,根本不是為了拖延整頓京營,而是要將朝野的注意力,當然還有惟功的勢力吸引在京營整頓和勛貴將門之間,將精力用在別處,無暇顧及其余的事情。

思路往這上頭一想,幾件事情就對上盤了。

張居正為什麽一反常態,將惟功從整頓京營的事情中隔離開,要緊的就是怕惟功折騰成功,手頭掌握更多的實力。

而馮保和朱崗等人的動作,又使得整件事情更加的撲朔迷離,惟功的注意力,始終被吸引在這上頭。

加上提督清理大工耗時費力,舍人營和順字行的力量全用上去了,除了情報局的人一直在追查黃道瞻被刺之事外,其余的事情幾乎就停頓了。

宋堯愈霍然起身,大聲道:“如此說來,事情已經迫在眉睫,可能就在近期之內,人家就要發動了。一旦人家如期發動,我們就被動了!”

“老夫子以為當如何?”

“大人速速進宮,稟報皇上,不可給人可乘之機。然後,收攏散在城中督促大工的舍人營的將士,發下甲胄,兵器,隨時待命。做出這樣的動作,最少可以震懾宵小!順字行也要收縮,準備動員,就算幫不上大忙,可以造聲勢!”

宋堯愈對順字行的實力知道的不多,但也知道不是如表面上的那麽簡單,緩急之時,順字行也是可貴的助力。

“屬下立刻就去辦?但如果我們預料有錯,後果可能也會很嚴重……”

張用誠也站起身來,此時事態緊急,一切事情都應該拋在腦後,專心在這一件事情上。

萬一被潞王奪嫡成功,皇帝易人,惟功這麽多年的苦功就算白下了,而且多次拒絕潞王的拉攏,文臣還好辦,了不起回家當縉紳,冠帶閑住,反正本朝不會輕易殺戮文臣。象惟功這種富貴寄於皇帝一身的勛臣武臣,潞王一句話的功夫,可以將惟功拿下,關在詔獄之中,或是直接處死,也不會有文臣站出來,甘冒奇險,替一個武臣拼命說話。

所以在此時此刻,惟功這一邊,是真正的到了生死存亡考驗的時候了。而要不要斷下決心,憑著情報局查出來的蛛絲馬跡就開始行動,也是考驗惟功這個當家人的時候了。

很多時候,後人看某個勢力的主事者決斷的時候,要麽躁急,要麽失之於優柔寡斷,主要就是當時的人並沒有全知全能的能力,沒有辦法透過迷霧看出事情的本質來,後人的判斷建立在全面掌握資料的前提下,當然覺得當時的局中人愚笨不堪,很多選擇都可以逢兇化吉,但主事者卻選擇了最爛的一種做法,當然令人感覺扼腕嘆息。

惟功現在就面臨這樣的抉擇,要麽開始動員,冒著判斷出錯,暴露實力的危險。要麽就是遲疑猶豫,將最後一搏的機會也失去。

往前可能是懸崖,遲疑也可能粉身碎骨,在這個時候,不管是宋堯愈還是張用誠,都無法替惟功做出決斷,所有的建議,都只能是等著惟功最後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