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提督(第2/2頁)

“臣等領旨。”

群臣或快或慢,總是都躬下身去,各自接領旨意。

徐文壁神色從容,還向惟功點頭致意,眼神之中飽含著歉意。這件事,定國公府肯定是深深參與到運作之中去了,以定國公府的深厚人脈辦這樣的事,加上張居正的大力支持,還有張惟賢父子提供的英國公一脈的幫助,這件事辦的十分順利。

既然勝了,倒不必將張惟功得罪的太深……無論如何,惟功將來的權位是不可限量,英國公的爵位也是沒跑,沒有必要將此人得罪的太深。

倒是趙孔昭領旨時,神色十分得意,只是強壓下去。

他在兵部大堂被惟功頂撞過,此事傳揚萬裏,已經成為他官場生涯中的一大醜聞,如果不是這樣,一個協理整頓京營的差事,還真不至於叫這個兩榜進士,兵部侍郎感覺到高興。

張惟賢反是榮辱不驚的模樣,領旨之時,萬歷也是惡狠狠的看了他一眼。

這幾年養著這廝,還將其放在都督的位子上,並不是張惟賢有什麽打動皇帝的地方,而是萬歷的一顆棋子,留著沒有別的用處,專為了敲打惟功所用。

惟功太鋒芒畢露了,貴如帝王,也是感受到了龐大的壓力,將張惟賢這顆棋子拿在手中,皇帝的安全感要足一些,時不時的給惟功添一些堵,提一下醒,這才是萬歷的真意。

這幾年來,不論張惟賢和孫海客用幾個怎麽設計,怎麽努力,始終不能影響到大局,原因就是皇帝不過是拿他們當牽線木偶,大局始終在萬歷的手中掌控著的緣故。

論起帝王心術來,萬歷當然還很稚嫩,比起他祖父的心思深沉和果決來差的遠,但萬歷也絕不是庸才,他也是在不停地尋找著自己的帝王之道。

可惜,這種摸索和試探又一次被張居正給打斷了。

萬歷心中只是奇怪,張惟賢這廝如此大膽,竟敢背離自己,張居正究竟給了他和張元德等人什麽樣的承諾,他們彼此間又有什麽交易發生?他不知道細節,他只知道,眼前這事,絕沒有表面上的這麽簡單。

“臣還有話要說。”

萬歷剛欲宣布退朝,張居正卻是上前一步,阻止了皇帝。

“先生請說。”

現在皇帝對張居正的客氣已經是到了十足十的地步,不僅是平時君臣唔對,或是奏章上的文書往來,或是與他人談及張居正時,皇帝都是口稱先生,恭謹孺慕之態,溢於言表。

張居正滿意一笑,朗聲道:“今日廷議結果已出,臣無異議,臣之心中,也是覺得歡欣鼓舞。國有良材,才能之士輩出,才有今日之爭,這實在是吾皇之德福所至,身為大臣者,豈能不為吾皇賀?”

“臣等為吾皇賀!”

群臣知機,與張居正一起,山呼拜舞起來。

萬歷覺得臉上火辣辣的,還不得不擠出一抹笑容來,那種尷尬與憤怒之感,這一生怕是也忘不掉。

今日之事,張居正一切操控在手,根本不曾有爭執,但元輔說是有良材相爭,那便是如此,絕對是如此,毫無疑問的是如此,看著眼前的這些替自己賀喜的大臣們,萬歷只想一個窩心腳踢過去,將這些混帳東西,盡數踢死了事!

“臣是想,”張居正拜舞完事之後,才又道:“人才不用太過可惜。今日看來,張惟賢跟隨定國公整頓京營,我等可靜候好音,還有李如松,也是青年俊彥,前日受命入京授給京營右副將,著其巡捕討賊,臣想,這差事十分難做,既然有人才,就要物盡其用,不如著其提督五城兵馬司,成立巡捕營為總兵官,皇上以為如何?”

“先生所說無有不是。”

“張惟功,也是難得人才。”

說起惟功時,張居正頓了一頓,眼神中有了一抹柔和之色,他看了惟功一眼,又繼續道:“臣記得在萬歷七年秋時,張惟功奏過京師冬季凍餓貧病而死的流民極多,且,京城溝渠不通,衛生極差,年年爆發疫病,隔數年十數年就有大疫爆發,今張惟功不能受命整頓京營,人才難得,既然其見識若此,不如著他去專職清理,為提督清理大工專差官,要人要物,朝廷無有不從,但盼數月之後,京師能舊貌換新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