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2章 居正(第2/2頁)

所以他執政這幾年來,地方政務進展的十分順暢,中央各部,也是雷厲風行,一掃嘉靖晚年的頹風,科道言官,被他收拾的幾乎沒有一點雜音,隆慶年間用科道官互相攻訐之法,在這幾年是斷然用不上了。

這樣已經是權臣的頂峰,哪怕當年嚴嵩用事,嘉靖皇帝還得用一個徐階來牽制,還得作養敢彈劾嚴閣老的科道官,而張居正已經是一手遮天,論起權勢,已經遠在當年的嚴閣老和徐閣老之上了。

但這還不僅如此,民間傳言,李太後對張居正有異乎尋常的感覺,年幼的小皇帝視張居正為父,事事聽從這位首輔的教導,內廷之中,包括司禮監和東廠,都是在張居正政治盟友馮保太監的管制之下,所以中外合一,張居正雖不是皇帝,但論起實際的權勢和威望,其實已經是不折不扣的大明皇帝!

自明初洪武年間朱元璋廢丞相制度以來,怕是他自己也想象不到,有鑒於元行省中樞丞相權力太大的弊端,他廢除丞相制度,並規定後世有敢言復立丞相者,一律誅殺。

結果他的子孫可沒有朱元璋那變態的政務能力和精力,到朱棣時就已經首創內閣,那時候的內閣更多的象一個秘書組織,大學士也就是秘書,協助皇帝處理政務,與丞相是兩回事。

到如今,內閣已經是不折不扣的總領政務,內閣首輔,也被人視為宰相。

張居正的權勢,也是遠遠超過了當年的李善長和胡惟庸,成為大明歷史上權力最大,威望最高的真宰相!

令眾人起身後,張居正對趕過來的宛平縣知縣沈榜道:“你叫我師相,是我門生麽?”

“是,門生是師相恩科取中,先在吏部學習政務,上個月,分發至宛平縣。”

天底下有兩千余縣,張居正就是神仙也記不住所有的知縣姓名,不過北京城分宛平和大興兩縣,這兩個縣都是京縣,縣令的品級都是六品,這個沈榜是剛分配過來,品級都還不曾調整,也怪不得張居正對他不大熟悉。

“今天是年三十,驚動你們,有怨氣否?”

“不敢,師相位於首輔閣老,尚且不畏辛勞,弟子身為親民官,又怎麽敢畏勞而有怨言呢。”

“嗯,很好。”

張居正盯著這個門生看了一眼,對方二十五六年紀,這樣的年紀考中進士,不好也不壞,張居正自己少年時就有神童之稱,十五歲就中舉人,如果不是壓了一榜,二十不到就可以成為翰林。眼前這年輕的知縣中進士時也算年輕,相貌也不俗,新科進士名次在前的,三鼎甲入翰林院,二甲前二十名可以考選庶吉士,其下的分在六部和都察院,不過不一定先授給實職,給予觀政名義,觀政一年之後,再分到各部或是地方。

這個沈榜,想來是他門生中較為得力的,吏部尚書張瀚是張居正的好友和私人,挑張居正的門生當京縣知縣,便於使喚,這也是題中應有之意,不足為怪。

因見沈榜衣著有點單薄,這一身官袍當然是棉布的,但深冬時節,又在坊門外,四周無遮無擋,冷風襲來,沈榜就是一陣顫抖,看得出來,他是臨時匆忙趕來,沒有來的及穿上大毛衣裳。

“唐三,你過來,脫下鬥篷。”

張居正回首,令一個隨身護衛脫下自己的鬥篷,送給沈榜。

沈榜身上發著抖,又是冷,又是感動,連聲道:“這是護衛師相的虎賁之士,學生怎麽敢隨意取用他的鬥篷。”

“這些人,確實是虎狼之士,但武者與你這樣的親民官比起來,誰重誰輕本閣部還是分的清楚的。一百個身手高明的衛士,在吾眼中,也不及一個東華門唱名誇街的進士!”張居正斜眼看向那個衛士,毫不避諱地說著。

“多謝師相!”沈榜渾身顫抖著,再次跪下,深深拜伏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