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南明的那些事兒(第3/13頁)

國家都已經不像個國家了,弘光皇帝仍然大興土木、選拔宮女、窮奢極欲。在當上皇帝之前,弘光曾經承諾,豁免練餉,取消崇禎期間老百姓的欠糧等等,免掉各種加派。結果呢,這些政策一項也沒有實行,賦稅反而有增無減,老百姓們叫苦連天。

俗話說,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南明政權如果能夠爭點氣,也不是沒有希望的。南明政權除了搞得老百姓民不聊生,內部也出現了很大的問題,最典型的就是“三疑案”,即大悲案、太子案、童妃案。

我們先來說說大悲案,大悲姓朱,是一個和尚。他跟潞王的關系比較好,潞王信佛,兩人經常在一起切磋,聊出感情了以後,兩人還互相認了本家。東林黨之前一直想立潞王為皇帝,所以弘光帝對潞王非常防範,害怕潞王奪走自己的皇位。後來,大悲和尚來到南京,弘光帝懷疑他是潞王的刺客,到這裏來刺探軍情,便將大悲和尚抓起來,沒過多久就將他殺掉了。太子案的情況跟這個很類似,有一個叫朱慈糧的年輕人自稱是崇禎的兒子,也從北方來到南京。弘光帝非常沒有安全感,擔心這個年輕人奪走自己的皇位,便先下手,將這個年輕人抓起來,關進大牢裏。

最荒唐的是童妃案,李自成攻破洛陽之時,弘光帝還只是福王朱常洵的兒子,當時朱由菘僥幸逃脫,淪為落難王孫。在逃亡過程中,他認識了一個姓童的女子,該女子對朱由菘非常好,兩人結成患難夫妻,私定終身。朱由菘當上皇帝後,童妃千裏尋夫來到南京,誰知弘光帝翻臉不認人,演繹了一個現實版的陳世美。他不光不認這個妃子,還把她關進牢裏,折磨致死。

這三大案猶如三大石頭,激起了千層浪,在整個社會引起了巨大反響。特別是太子案,從弘光帝急不可耐地收拾“太子”時,大家就可以看出他內心那種倉皇和恐懼,這種恐懼是對自己地位的一種不自信。不免讓其他人聯想到,你這樣做是不是因為你覺得自己的皇帝之位來路不正。

左良玉是明末一個特別厲害的將領,張獻忠就是被他打得抱頭鼠竄,據說左良玉曾經把張獻忠逼入絕境,完全有機會滅了他。後來張獻忠跟左良玉說:“你現在之所以受重視完全是因為我啊,我一死的話,你不但前途沒了,還會因為以前的罪過被處死。”就這樣,左良玉放過了張獻忠。

左良玉是東林黨人一手提拔起來的,跟東林黨人的關系非常密切,因為這個原因,朱由菘上台之後對他非常排斥。太子案爆發後,左良玉壓抑已久的怒火終於爆發出來,他以“清君側”的名義領軍沿江開往南京。與此同時,豫親王多鐸率領大軍攻占西安,打敗了李自成,正以疾風掃落葉的勢頭橫掃中原。多鐸的大軍已經快到達淮河了,弘光帝這時候非但沒有考慮和左良玉“議和”,一起抵抗清軍,反而命令江北防線的明軍掉頭攻打左良玉。

南明這時候仍然把“流寇”視為最大的敵人,弘光政權的基本國策是聯合清軍消滅起義軍,也就是一句老話,攘外必先安內。包括民族英雄史可法也是堅持這種看法,聯合清軍滅掉流寇,然後再跟清軍爭雄。

在你勢力衰弱的時候,你想聯合一個比你強大的人,肯定是要付出代價的。這個代價南明願意出,出多少價錢卻存在爭議。有人主張和清朝以兩淮為界,有人主張以河間為界限,甚至有人說弘光應該效法石敬瑭,給順治當兒皇帝。有人覺得順治那麽小,你給他當兒皇帝臉上實在掛不住,還是尊順治為叔叔好聽點。弘光想想,給人當侄子也沒什麽,便派出陳洪範等使臣出使清廷,請求與清帝結為“叔侄之君”,希望兩家同心協力,共滅流寇。

可惜,清朝根本看不起南明,多爾袞只認禮物,不認人。收下禮物後,非常傲慢地說:“我們很快就會發兵江南。叔侄的事就沒必要提了,我們不吃這一套。”

南明的使團在北京備受侮辱,弱國無外交,說的真是一點沒錯。首席使臣左懋第和馬紹愉還被清軍扣押,陳洪範甘願降清(做內應),清廷才放走使團。

清軍這麽傲慢,跟南明政權的軟弱無能有很大關系。剛開始入關的時候,清軍沒想到可以統治全中國,抱著撈多少是多少的心理,對南明的態度還是非常有分寸的。但是入關之後,清軍的心理就發生了變化,清軍萬萬沒有想到泱泱大國居然這麽沒有抵抗力,幾十萬人的軍隊進入人口接近一億五千萬的國家居然好像如入無人之境。這至今仍然是華夏民族的悲哀,就像馬克思說的,中國人就像裝在一個大麻袋裏的土豆,如果不把袋口系得緊一點,就會散落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