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第3/3頁)

高力士除外!

武惠妃也玩兒大了,為了拉攏張九齡,派自己人去勸他讓李隆基立她的孩子為太子。那官奴跑到張九齡面前,一本正經地說:“太子要廢那是肯定的了,有廢必有興,張公如果肯為惠妃打援,你的宰相就能一直做下去!”張九齡不動聲色地瞧著官奴,忽然間爆出一句震天的怒喝。

張九齡轉身離開,往皇宮走去,將話原原本本告訴給了李隆基。

李隆基見老淚縱橫的張九齡在那裏嗚咽個沒完沒了,竟然在他面前真誠得不復優雅。該心疼一下吧?沒錯,李隆基忽然覺得,自己當初相中張九齡,讓他當宰相無非就是覺得他這個人有氣質,現在看來,他什麽都沒有。李隆基不耐煩,讓張九齡退下,隨後找了一堆很差勁的理由,辱沒龍顏,奏事繁雜,能力不足等,罷免了他的相。

李林甫銜誠致哀,第一時間向朝廷推薦了一個人才——蕭炅。

李林甫認為蕭炅可以勝任戶部侍郎,而蕭炅也展現出了與眾不同的實力,可以說是不負眾望。

故事講到,那日,蕭炅同學跑到中書省辦事,拿著卷宗。

卷宗曰:“田家做苦,歲時伏臘,烹羊炮羔,鬥酒自勞。”意思就是說,老百姓忙了一年了,到頭來是要吃點肉喝點酒的。不過,才華哥蕭炅讀曰:“田家作古,歲痔伏獵,享羊泡羔,鬥酒自勞!”好嘛,這都被你懂了,蕭炅好像不太識字哎。

中書省的同志一個個都是進士鴻儒,這蕭炅連字都不認識,大家大為驚異。侍郎嚴挺之(進士出身)被博學多才的蕭炅念得失聲冷笑。

什麽伏獵?

嚴挺之找到了張九齡(還在中書省任職),把蕭炅的故事說了一遍,忽然發問:“省中能容得下‘伏獵侍郎’不?”(省中豈容伏獵侍郎乎?)張九齡哈哈大笑,容不得啊容不得,遂將蕭炅貶成了岐州刺史。

就這樣,張九齡徹徹底底得罪了李林甫。

不過,張九齡反過來奉勸嚴挺之,“李尚書(李林甫)已經開始受寵幸了,足下的仕途才剛剛開始,最好先去拜訪拜訪他,別讓他記恨!”可嚴挺之是個嚴肅緊張的人,有交往上的潔癖,鄙視李林甫,就是不去。記住了,從此,嚴挺之這個名字,就和張九齡一樣,記在了李林甫的賬上。

瞧不起我推薦的宰相,就是瞧不起我!

【婚變引發的決戰】

有才必害,此李林甫做人第一準則。

有仇必報,此李林甫做人第二準則。

嚴挺之和李林甫在朝堂的辯論很快爆發了,事情起源是這樣的:

嚴挺之:“蔚州刺史王元琰是被冤枉的,請有司慎重對待!”

李林甫:“嚴挺之是小人,他和王元琰是親戚!”

李隆基:“什麽親戚?”

李林甫:“王元琰現在的媳婦,就是嚴挺之原來的媳婦!”

李隆基大悟,開會,問宰相:“嚴挺之為罪犯開脫,可是有緣由的?”

眾人:“有,但沒李林甫說的那麽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