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第2/3頁)

在張孝嵩眼皮子底下玩這種低級遊戲,就好比班門弄斧,老羅眼前秀球技。張孝嵩作出了正確的判斷,吐蕃現在一心想著吞了小勃律,蹲在人家門口不走。張孝嵩讓疏勒副使張思禮,率領蕃族及漢族步兵、騎兵,共計四千人,星夜奔馳殺到了吐蕃身後,吐蕃大亂,斬首級數萬。

從此,吐蕃數年內不敢輕舉妄動,早請示,晚匯報。不過,和吐蕃很不一樣的是,大食的小心肝,還沒被唐朝震裂。

兩年後,大食換了領袖,新領袖想拿個地方練練手,顯示自己的能耐,於是,他選定了東拔汗那。

然後,大食的軍隊死了一大半,被蘇祿攆得到處都是。

原本依附大食國的康、石等國,紛紛掉頭,朝見大唐天子。大食往整個東部擴張的計劃被迫擱淺。

【宋璟】

開元六年(公元718年)八月,富庶的大唐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官員的工資竟然發不下來了。

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度竟然連有司錢糧都不能發放,這究竟為什麽呢?秘書少監崔沔認為,不是窮,而是策略有問題。他說,眼下的規矩真的是太二了,為了遏制富人太富,竟然讓富戶出錢給官員發俸祿。這樣做,窮人沒半分利益,也不能使貧富差距減小,而富人也被掏空了。

整個社會停滯不前,因為你總是想消滅富裕。

李隆基問,那怎麽辦?

有人建議李隆基,既然想要天下黎民共同享受盛世,就必須采用別的辦法。解決方案簡單得不能再簡單了:官俸還是要用百姓賦稅來給,不能單純強制富人,強行攤派。那個時候,有些州縣的富戶都已經被搞得傾家蕩產,羨慕富裕生活的人也不敢做買賣,因為奮鬥一生的成果,很可能就那樣消失得無影無蹤。

李隆基很高興聽到這樣的聲音,他找到姚崇和宋璟,和兩人商量如何解決眼下的問題。宋璟認為,眼下最坑爹的事情莫過於私錢、惡錢流通,把原本純銅打造的開元通寶融化,弄成摻雜其他不值錢的金屬的惡錢。

宋璟提議,讓州縣拿出十萬石存糧賣給民間,讓民間百姓出錢來買,然後將搜集到的惡錢聚合一處,集體銷毀。私鑄錢是從古至今的社會頑疾,各時代都嚴科厲法,一家私鑄,五家連坐,都沒能阻止一些人為非作歹的沖動。在嚴厲懲處的情況下,宋璟的方案得到了實施。

效果還不錯,相當不錯,所以,鑒於宋璟這麽能幹,又是個鐵面無私的人,很多惡人開始對他深惡痛絕。

宋璟得罪的人不是一個兩個,而是一大群人!

宋璟以識人著稱,他看你一眼就知道你的深度,談兩句就知道你的性格,並能確知你的才能。

宋璟同志曾上奏,他認為括州員外司馬李邕、儀州司馬鄭勉兩個人,雖然才華橫溢,但性格多變,如果把他們都引進,恐怕接著就會釀成大錯。如果長期不用,還顯得屈了他們的才華,不如授予他們渝、硤二州的刺史。後來證明,宋璟說的那個李邕,的確是位有名的高人,但這家夥幹的事也著實令本人捉摸不透。

身為刺史,提攜後進、攔路搶劫、舞文弄墨、騙人坑爹,實乃性格多變之神人,北海帝子之奇葩。

又一日,宋璟上奏,認為大理卿元行沖素有才,用他沒錯,但時間一長,這家夥就不行。宋璟請李隆基把他弄成散官,當個常侍,讓李朝隱接替他的工作。李隆基問:“李朝隱是河南尹,李朝隱走了,河南尹讓誰來做?”

宋璟說:“陸象先。”

陸象先雖然執法寬容,但從不允許手下為非作歹,他當河南尹,保護好東都,長安就可高枕無憂了。

宋璟只顧工作,只顧任人唯賢,卻忘記了,那一群被他擼下去的官員,後頭還跟著一大群嗷嗷待哺的賓客,還有滿家族的殷切期望。

開元八年(公元720年)四月,祁國公、開府儀同三司王仁皎薨,恨宋璟的人又多了起來。因為王仁皎一死,王仁皎的兒子王守一上書,非讓李隆基給他爹弄個五丈一尺高的大墳頭子,理由是當年竇太尉死後就是這麽幹的,王仁皎同志勞苦功高,也應該這麽幹。李隆基批準了,宋璟跳出來上諫。一般來講,一品官員的墳頭高一丈九尺,就算開國元勛,墳頭也只有三丈而已。

宋璟開始講理:當年太宗嫁女兒,財禮超了,魏徵上諫,文德皇後(觀音婢)也表揚魏徵。陛下放著好人不去學,偏偏學那韋庶人(韋後給他老爹弄的墳成了皇陵)!陛下想想,以皇後父親的尊貴(王仁皎是王皇後的親爹),想要立個大墳頭不難。但臣不是為了什麽高度不高度,實在是高度代表人心,今日所為,怕是損了皇後的美德。

李隆基挺高興,賜給了宋璟和蘇颋四百匹綢緞。只是有一點,現在,王皇後身後的一群人,也都成了痛恨宋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