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默啜頭遺歸郝靈荃

宋鐵面怒砸遺愛碑

拔曳固部落的大將頡質略,早早在柳林設好了埋伏,等默啜路過,突然殺出將默啜攔腰截斷,成功砍下了默啜的腦袋。這下算是捅了大婁子了,幹事之前也不想想後果,勇氣可嘉,下場難說。於是,大家趕緊跑,精銳帶著默啜的腦袋率先逃離了作案現場。不過停下來後,他們環顧四周,才發現默啜的腦袋要不得。

這是腦袋嗎?

這明明就是塊燙手山芋!

終於,頡質略想明白了,像默啜這樣的魔頭,後頭有無數妖孽支撐,我等幹不過,只能靠大唐了!他騎著馬跑到了唐朝使者的面前,將默啜的人頭交給了郝靈荃。郝靈荃抱著默啜的腦袋,跟得了足球先生的榮譽稱號似的在那裏傻笑。

這是腦袋嗎?

這明明就是一張委任狀!

郝靈荃把默啜的腦袋掛在了城中的大街上,附近拔曳固、回紇、同羅、仆固幾個部落,見到此等情景,紛紛來降。默啜為患幾十年,如今卻忽然死在小部落手裏,而且他的腦袋出現在郝靈荃的手上,令郝靈荃欣喜若狂。都降了,真是不世之功!是的,不世之功啊!

他恨不得狠狠親一口默啜。

他提著默啜的腦袋回朝,來到了宋璟面前。

小夥子,幹得不錯!

嗯!

幹得真不錯,先回去吧!

嗯!

門就在那邊……

額……宋公,那可是突厥大可汗、默啜的人頭哦!

我知道,你功勞不小,先回去,等消息吧!

郝靈荃失望地看著一臉冰冷的宋璟,搖頭走了。

郝靈荃回去了,他深信,偉大的朝廷總會給他個說法的。這一天終於來了,而且來得那麽慢!郝靈荃同學足足等了一年,宋璟同志發的委任狀才姍姍來遲:因郝靈荃有送回默啜腦袋的功勞,故授其四品郎將,以資獎勵。

宋璟的委任狀,讓郝靈荃非常不爽。這就好比你覺得你立了大功,上頭只賞你十塊錢差不多。

郝靈荃被宋璟給活活氣死了(慟哭而死)。

姚崇還是參與政事的,姚崇與宋璟,成為了開元初的賢相,兩位宰相,造就了輝煌的開元盛世。

姚崇善於應變,宋璟善於守法,盡心輔佐,賦役寬容,刑罰無濫,百姓富庶,前有房、杜,後有姚、宋。李隆基非常尊重他倆,每次姚崇、宋璟二人入見,他都會親自迎接,走時臨軒目送。當然,兩人能力很強,卻也有不熟悉的業務,譬如典章經籍,那就必須有個博學的人輔佐。這是個不浪費人才的時代,紫微舍人高仲舒,博通典籍;紫微舍人齊澣,練習時務。

姚崇、宋璟一有疑問,便去問他倆,兩人對答如流。於是,宋璟感嘆,“欲知古,問高群,欲知今,問齊君,可以無缺政矣。”幾位曾經被李旦重用、後來被太平貶黜的人,如今再度登上了自己的舞台。只是,李旦卻再也看不到了。

開元四年(公元716年)六月,李旦因病在百福殿駕崩,時年五十五歲。唐睿宗李旦,他用自己一生的經歷告訴了我們,什麽叫“睿”。

一天晚上,李隆基出事了。

時間是開元五年(公元717年)的正月,出事地點是太廟。沒有任何征兆,也找不出什麽外力作用,太廟的四間大殿一夜之間就崩塌了。崩塌也無礙,可那瓦片偏偏將牌位都給砸了。祖上幾輩加上高祖、太宗、高宗,還有剛剛入住的睿宗的牌位都給砸毀了。

李隆基認為自己必定犯了什麽錯,那日上朝,他穿著白色衣裳,還不敢在正殿開會,只在耳房跟宰相們商議。這回開會的議題也比較統一,那就是,太廟都塌了,咱們該不該去東都?李隆基不是異想天開,之所以要攜百官去東都,那是因為關中也和當年的山東一樣,莊稼沒了收成。

宋璟、蘇颋首先發言,“陛下居喪三年,期限還沒滿,您就這麽一走,恐怕天下人心會有不滿,況且老天爺來了這麽一個事兒告誡陛下,陛下還是不要去了!”姚崇,向來只幹時事不管什麽勞什子老天爺,他上前稟奏,充分發揮了他靈活處世而又能辦實事的風格,“臣以為,太廟的棟梁,都是苻堅時候造的,距今已有近四百年,腐朽而壞,跟現在要去東都恰好碰到一起,又有什麽奇怪的?況且,天子以四海為家,陛下因為關中不豐收而去東都,百司都已經準備妥當,不可失信。臣以為,要先修太廟,正好還能按照原計劃出行。只是,有一件事情要辦!”

什麽事情?

“把神主(牌位)先遷到太極殿。”

事情辦得妥帖,李隆基到了東都,先毀了武則天造的天樞(燒了造錢,融了一個多月),把明堂改名為“乾元殿”,又聽從姚崇、宋璟建議,恢復中書、門下、侍中名號和規矩。那規矩就是,凡是中書、門下以及三品及以上官員入內奏事,必須有諫官、史官在一旁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