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第2/3頁)

未來還會有他的故事,我們以後再說。

【大家都有病】

李隆基把姚崇看成大唐的頂梁柱,是大地是藍天,是他生命中的四分之三。姚崇同志又很得意,但他個人還是比較低調的。因為在長安沒有大宅,他暫居在城裏頭一個名叫“罔極寺”的廟裏頭。

李隆基想他了,就遣使者探望。因為太關心姚崇,一天派去的使者就有幾十個,寺廟也就熱鬧起來。朝廷裏頭,大家也很無奈。一位進士出身的大臣,名曰“源乾曜”(音:元錢要)的就很崩潰。他發現,如果他奏事很得李隆基同志的心,李隆基就會說:“這肯定是姚老師想的辦法!”不如意,李隆基就會說:“哎,你到底跟姚老師商量過沒有?”這擺明了是教育大家,他辦事,我放心,有事找姚崇同志商量。

從此,每有大事,源乾曜顛兒顛兒跑到寺廟裏去問姚崇。後來源乾曜跑煩了,他幹脆直接上奏曰:“姚崇同志幹嗎非住在廟裏頭呢,廟離皇宮太遠了,何不遷到四方館(皇宮附近的档案局)去?”

李隆基大喜,準了。

然而,姚崇並不願意住進宮裏,一者是四方館裏有記錄、档案,不是人住的地方;二者一個宰相住在這種地方,外人會怎麽想?

李隆基:“朕設四方館就是為了官吏,愛卿住進去,也是為了社稷。朕恨不能把愛卿搬到禁中,在四方館你還推脫個什麽?”姚崇只能先住進去了。他自信滿滿地認為,皇帝對自己的寵信能天長日久。但姚崇的兒子真不給他爭氣,在洛陽廣通賓客,收受賄賂,眾人瞧不起他們。

李隆基也知道這事,但他一直沒有多管。這不,姚崇自己也不嚴謹,先是兒子貪汙受賄,如今,他的親信,主書趙誨也受了胡人的賄賂。事發以後,轟動朝廷。

李隆基親自審訊,此人下獄當死。該做什麽,不該做什麽,每個人都該很清楚。

姚崇上書了,譴責了趙誨的貪瀆,批評貪贓枉法的不可原諒。筆鋒一轉,他又跟李隆基訴苦,說其實趙誨也不容易,老婆孩子一大堆之類的。不如放過他,給他改過自新的機會。大家好歹都是功臣,不能因小失大。李隆基看明白了,所以他終於不高興了。但巧的是,那幾日剛好有大赦,趙誨想死都死不了。

大赦日那天,有罪之人歡天喜地,唯有趙誨哭喪著臉。現在好了,李隆基宣布,因趙誨貪瀆不法,本有大赦,朕親敕標其大名,重打一百,流放嶺南!

趙誨去了嶺南,當了李隆基教訓姚崇的靶子。姚崇訕訕地明白,沒有什麽感情不需要認真呵護就會天長地久的,尤其是皇上愛你,你更得小心。

我小心了嗎?

姚崇怕了,上表要求廢了自己的相位。

原計劃慷慨陳詞,躲避災難,博得李隆基心軟,繼續在位,卻不料李隆基忽然真心來問:“誰能代替你?”

姚崇也就順勢說:“廣州都督宋璟!”

開元四年(公元716年)十二月,李隆基作了一個重要的決定,當時他還在巡幸東都,就宣布以宋璟為刑部尚書、西京留守,並派了一位威猛無敵的內侍、大將軍去迎他。這位太監,名曰楊思勖。

楊思勖喜歡生吃人肉(戰俘或死者)下酒,殺人不眨眼,戰鬥時無人敢攔,所向披靡,脾氣暴躁,一般人不敢跟他對視。兇殘的楊思勖在驛站等了很久,終於迎到了宋璟。

宋璟給楊思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這個不苟言笑、表情嚴肅莊重的人,讓他這個不苟言笑、表情嚴肅的宦官很沒面子。楊思勖偷偷用眼瞧宋璟,他發現,和姚崇不一樣的是,這人不愛說話,一路上都不開口,而且一臉的冰,跟冰窟窿似的。楊思勖更不敢說話了,也揣測不到宋璟的深度,一路到了長安,愁得楊思勖幾乎沒了狀態。

李隆基罷黜姚崇,以為開府儀同三司,源乾曜罷為京兆尹、西京留守。刑部尚書宋璟,授吏部尚書兼黃門監。很多人都能感受到,宰相宋璟和姚崇非常不一樣。紫微侍郎蘇颋同平章事,每有政事,多讓宋璟決斷,自己和當年盧懷慎一樣,只在一旁幫忙。宋璟曾經對別人說:“蘇氏父子(蘇瑰、蘇颋)都是宰相,仆射(蘇瑰)為人寬厚,是國家大器。但是,提出好的建議,說出不同看法,當官精敏,黃門(蘇颋)更勝一籌啊!”

李隆基也感受到了宋璟的公正和嚴厲,他選賢任能,因材授任,百官各稱其職,刑罰無私,敢於直言上諫,把李隆基訓得不敢喘氣。有時候,李隆基覺得某件事情不太合意,宋璟卻強爭,李隆基也只能曲意順從,不敢多說。因為他怕宋璟發飆,宋璟一發飆,那是沒人能攔得住的。新官上任,宋璟就給滿朝文武來了個下馬威,最讓人稱道的,就是活活氣死了郝靈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