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1] 論民主思想和民主情感對政治社會產生的影響

在講述了平等所帶來的思想和情感以後,要是我在總結的過程中沒有把這種同樣的情感和同樣的思想給人類社會和政府造成的普遍影響表述出來的話,那我就沒有很好地達到寫這本書的目的。

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我不得不經常折返我的腳步。但是我希望讀者在當他所已知的道路可以將他帶向某些新的真理時,能不要停下跟隨我的腳步。

注釋


[1]草稿中這部分是這樣規劃的:

民主思想和民主情感對政府的普遍影響。

1. 民主思想是怎樣促成中央集權政府的建立的。

2. 民主情感是怎樣促成中央集權政府的建立的。

3. 特殊原因,但是是與偉大的民主有關的原因,才能帶領我們走到目的地。

4. 令人恐懼的專制制度類型。這裏展示的是統治者的專制和統治方式,以這種方式他們的統治才能夠成功地掌控個人的生活。國家的各種危險。

5. 應對措施。在此我能對聯合、貴族階層、自由、巨大的激情所說的……

最後一章:

1. 對不可抵擋的民主進程的新的肯定。

2. 對新興國家的一般評判。

3. 國家能夠將其變得可愛,也可以將其變得可恨,它們在平衡中搖晃著。(YTC,CVk,I,第73—74頁)

草稿一中的計劃:

對最後一章的大體規劃。

要做到最好,本章必須和其他寫作精良的章節匹配得當,這些章節分別是:

1. 野心,我在這章中寫出了巨大野心和細微野心的情調。

2. 革命,我在本章中寫偉大的革命是很罕見的。

3. 軍隊,我在本章中描述了民主軍隊的躁動不安和難以滿足。

我認為接下來要做的就是:

1. 表明在所有那些民主派人士中,人類的智慧是如何跟統一和大統的思想相結合的。

2. 隨機描述思想會導致行政上的暴政。

[在旁邊寫有:一個對於我們這個世界來說是絕對新穎的思想,前提是如果我沒有誤解那些已經存在了兩千年的與之正好相反的事物。]

3. 高舉人類個性的必要性。自由和平等的融合。革命元素的分離。

[在旁邊寫有:這就是貴族人士的思想。]

這三個思想互相之間承上啟下。

這是在一個和關於物質豐富的章節的草稿(第二部分的第十章)放在一起的文件夾中發現的。在這個文件夾上寫著:“階級的平等性是如何讓人得以嘗到自由和平等的味道的。為什麽民主派人士相比自由更喜歡平等。”

“我可能會用這其中的一些部分來進行本章的第二部分的寫作,必須對本章進行復查和審查。1838年9月4日。”(草稿,卷I)

這些草稿在CVd的筆記本中在開頭部分寫有如下字句:

或多或少地都和這個龐大的章節相關的那些思想和片段的標題都是:平等所帶來的思想和觀點是如何影響到政治決議的。

最後一章的草稿。

個人主義。自然[物質]享樂。

也許將所有這些中的一部分放到關於傾向於權利統一的情感的章節中。

尤其是被我稱為物質享樂、個人主義的感受的那些。這個部分。

更有可能被放到跟物質享樂和個人主義有關的章節中,這個部分中的某一些值得保留。(1838年7月28日)

1. 本書總結。條件的平等是一種不可抵擋的、完全的事實,任何與之相對的東西都會被消滅。這一點在平等上(模糊不清的字句)尤為突出。

[在旁邊寫有:本章思想的秩序。

條件的平等表明人們在對自由和平等的品位上的自由。

但是這卻是一種淺顯和過時的品位。另外的則是一種頑強的、炙熱的激情]

2. 那種暴政有希望僅僅通過尊重平等和取悅民主的傾向而得以建立。

3. 一個政府是如何激起暴政的就必須堅持這樣做,而思想、習慣和民主的本能的機會也會支持它。

(1)為什麽民主派人士通常都會走向權利的集中。

中央集權理論很自然地就會在平等已經存在的時候出現在這些人的頭腦裏。

要知道某人是否能將中間權利交回是很困難的。鄰人的嫉妒。所有這一切都會增加革命的可能性。

(2)物質富足時候的民族嘗試讓人不再尋求它或享受它。

(3)所有人都只想自己得到的那種個人主義。

4. 因為從這方面來講,政府控制了所有的東西,它只需要發動戰爭就能夠摧毀掉包括自由的影子在內的一切。

1. 民主社會國家所具備的能力也證實了這一點。

2. 通過這些會導致暴政的方法,暴君會被推翻。羅馬帝國末期的局面對其進行了詮釋。

上層社會中人的戰爭。

到了這個點上,有會希望自己有幸能目睹暴君被終結,但是卻不願看到君主制的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