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1] 關於民主國家中的個人主義

我在前面講過,在平等時代,人們都是自己確定自己的信念。現在,在這裏我想說明的是,平等時代的人們的一切感情都是以自己為中心的,還有為何會產生這種現象。

“個人主義”[2]其實是一個新詞,它是根據一種新觀念創造出來的。我們的祖先只知道利己主義。

利己主義是人們對自己的一種愛,一種顯得偏激和過分的愛,它使人們只關心自己、愛護自己,而不去顧其他人。[3]

實際上,個人主義也是一種只顧自己的情感,它使人們與其同胞甚至親朋好友之間的關系變得疏遠和隔離,但是卻不會讓人們感到心有不安。因此,當每個公民都生活在自己的小社會中之後,他們就不會去關心大社會的事情了。

利己主義是由一種盲目的本能所產生的,而個人主義不僅僅是一種不良的感情,更是人們的一種錯誤認識。個人主義起源於人們在理性和善良這兩者上的缺失。[4]

利己主義可以扼殺所有的美德,首先,個人主義讓人們失去公德。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個人主義也會破壞其他的美德,逐漸淪為利己主義。

利己主義這一惡習的歷史和世界一樣悠久,無論在什麽社會形態下,它都有可能產生。

民主主義創造出了個人主義,而個人主義會隨著人們的身份變得平等而發展壯大。

在貴族制國家,家庭的情況可能在數百年間都保持不變。一個家庭即使歷經數代,也可能會一直居住在同一地方。這種情況一直代代延續,幾乎沒有改變。每個人都很清楚自己祖先的身世,並對祖先保持尊崇的態度。他們能夠親眼看到曾孫的出世,並且非常疼愛這些後代。為已經死去的或為尚未出生的親人,他們往往願意承擔義務,放棄自己的安樂。這種情況是屢見不鮮的。

在貴族制國家,每個人都能與多數同胞產生密切的聯系。

貴族制國家的階級的差別通常非常明顯。一個人來自某一個階級,他就會永遠屬於那個階級,這樣一來,每個階級都會自己組成一個小社會,而相比大社會,自己的這種小社會在他們看來更加重要和珍貴。

在貴族制社會中,所有公民的地位基本保持不變,並且由於等級分明,所以每個公民都會形成這種觀點,那就是在自己之上有人可以庇護自己,在自己之下又有他需要扶助的人。

由於這種觀點的存在,在貴族時代人們與自己的身外事物總是保持密切的聯系,並且往往會為了這些事物而選擇犧牲自己的某些權益。的確,對生活在這個時代的人來說,同胞這個一般觀念是不明確的,也沒有人想到為全人類的事業去獻身。但是,我們卻能常常看到這種現象:為了某些個人而犧牲自己。[5]

民主時代的情況剛好相反:所有人對於全體的義務越來越清楚,卻很少會忠於某個人,因為人與人之間的愛護雖然廣泛了,但是愛護的程度其實變輕了。

在民主國家,新家庭越來越多,而沒有後代的家庭也不斷出現,所有的家庭都可能有興有衰。時代的聯系隨時都存在斷開的危險,以至後來人完全無法了解到前人的事跡,這就讓人們容易忘記先輩,也不會過多地考慮後輩,而是只關心自己最親近的人。

在民主制度下,當各個階級互相接近並相互融合之後,大家之間的關系就變得疏遠了,互相把對方看作外來人了。而貴族制度則完全相反,它會把所有的公民,無論是農民還是國王,結成一條長長的鎖鏈;而民主制度,則是拆散了這條鎖鏈。

而隨著人們的身份日益變得平等,大量的個人隨之出現。這些人雖然擁有一定的財富和權力,但是他們雖然無法去對其同胞的命運造成重大影響,不過對於他們自己來說,他們的知識和財力已經能夠滿足自己的需要了。這些人不會辜負也不會有求於人。因此,他們養成了獨立思考的習慣,在他們看來,每個人的命運都是完全由自己操控的。

因此,受個人主義的影響,人們不但忘記了先輩,同時罔顧後代,並與同時代人變得疏遠。人們遇到什麽事情總是只想到自己,而最後被內心的孤寂完全淹沒。[6]

注釋


[1]1. 什麽是個人主義;個人主義是怎樣與利己主義產生區別,最後又變為相同的。

2. 個人主義對於生活在民主時代的人心來說,是一種奇怪的疾病,為什麽呢?

(1)民主讓人忘記了自己的祖先。

(2)它將隱藏在子孫後代之中。

(3)它通過破壞掉階級和通過讓人們彼此之間變得獨立而將我們當代人分離開來。

3. 因此生活在民主時代中的人總是只考慮自己,並只會為自己的事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