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個人主義為什麽在民主革命結束後的時期比在其他時期都顯得更強烈[1]

當貴族制度逐漸變為廢墟,而民主社會剛剛建立起來,人們彼此開始變得孤立,利己主義也隨之出現的時候,人們很輕易就能找到相應的社會地位。

在民主社會,每天都會出現大量的獨立者,這些人為了獲得權力而陶醉其中,這也使得他們的數量與日俱增。這些新獨立者往往顯得自負,高估自己的力量,認為今後不用求助別人。通過他們的言行舉止,你能很清楚地看到他們只會考慮自己。

貴族制度肯定不會輕易屈服,它肯定會奮力抗爭。在這個過程中,每個階級之間的關系變得像仇人一樣。即使民主最終戰勝了貴族制度,這種仇恨也不會馬上消失,在隨後的民主混亂時期,它依舊有可能去興風作浪。[2]

在公民當中,有些人原本擁有高高在上的地位,並且依舊想保持自己的這種高貴地位。在他們眼中,自己其實是新社會的局外人。他們認為,他們在這個社會看到所有的平等人,他們無法自己掌控自己的命運,並且由於他們是壓迫者,所以根本不值得同情。對於和他們一樣擁有同樣地位的人,他們並不關心,他們也不想基於共同的利益而去與這些人有什麽聯系,而只會獨處一隅,認為除了自己以外,別人的事情根本不用去管。相反,由於革命帶來的變化,對於過去社會地位卑微而現在跟眾人平起平坐的人來說,即使享受了新獲得的獨立,但他們的內心仍感不安。一旦遇到某位老上司,他們總是會既顯得意又有些懼怕,盡量不與之接觸。

因此,在民主社會建立初期,公民們往往都會自享其樂,避免與別人接觸。

受民主制度的影響,人們往往不會彼此接近,民主革命會使人們互相回避,並永遠保留著由以前的不平等所造成的仇恨。

因為美國人沒有經歷過民主革命而建立民主制度,並且他們的平等是生下來就擁有的,所以可以說美國人占了一個大大的便宜。[3]

注釋


[1]手稿的文件袋上寫著:“將進一步論述的觀點放在本書最後關於政治的章節中。在這兩個地方進行了檢驗之後,我就可以發現是否需要刪掉兩者中的一個,或者用另一種方式來表達了。”這一個在筆記本CVf的列表中找不到,也不存在於草稿中的章節,在手稿中再一次被標注上了數字20。

[2]“貴族主義總是在維護自由。但是每一個經過爭奪之後的貴族社會都變得專制了。這也是教條主義中正在發生的事情。”(YTC,CVa,第1頁)

[3]需要提前說明的觀點。

[邊上寫著:這個觀點需要在這本書的開始或者結尾充分說明,在其他部分的綱要中也要呈現出來。]

民主所產生的影響,特別是在民主制度、道德規範和法律剛剛建立的革命時期中被誇大的有害影響。

比如:民主最終會造成信仰的動搖,就像財富和階級一樣。但是當民主開始建立的時候,所有的事物都發生了動蕩,甚至善惡觀念這個最容易被人們接受的觀念也是如此。

這種動蕩並不僅僅是因為民主,還有一部分是因為革命。不管是由什麽原因引起的,這種動蕩就算不會造成巨大的後果,至少也會產生相似的影響。革命是讓各種事物產生暫時動蕩的偶然因素。在對民主的研究中,最大的困難是區別什麽是民主產生的,而什麽只是由革命產生的。這是非常困難的,因為缺少實例。沒有一個歐洲國家的民主制度是真正確立了的,而美國的情況則是非常獨特的。法國的文學狀況不僅是民主的,還是革命的。

公共道德觀,同上。

宗教觀念,同上。

政治觀念,同上。(YTC,CVk,1,第51—5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