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 北伐時期(第3/6頁)

以下再錄致蔣先生電:

袁良已歸……囑其本日晚車赴寧報告……應否介紹袁於展堂梯雲,乞酌奪,彼與梯雲曾同在國務院(北京)當參議,系舊知,附聞。雲刪。

鄴電悉。汪(翊唐)妹並未北行,業於元晚乘船西行,由兄出信帶去,並將前日面談各節,囑伊詳細轉達乃兄,再由乃兄赴鄭,將兄函親遞孟瀟(唐生智),汪妹在漢候得復後歸滬。連日過忙,忘卻報告,恕罪恕罪。坂西昨日有電來,致兄與蔣、殷三人者,原電太長另函寄。蔣猶再三來商復電措辭,當遵囑以冷靜處之。雲銑。(注:電中“蔣”似為百裏先生。)

兩漾電悉。汪妹中途遇翊唐,偕返滬,前托兄轉唐之件仍未轉去,惟彼報告漢情卻有可供參考處。已囑其即日赴寧,由寧乘輪西行遞信。馮電已發報,明日當可登載,附聞。雲漾。

頃淩冰兄由潼關歸,述煥章(馮玉祥)意甚詳,特囑其本日晚車赴寧面陳一切,至乞派人至站招待。鄭州之行,即派此公一往亦可,如何乞酌。雲元十。

……昨晚囑致馮電,頃已遵照尊意代擬一稿,由曉東(李鳴鐘)發出,原稿將由曉東帶寧呈閱……雲元十一。

前日在車中所談對外派遣代表一事,茲代擬辦法……日派袁良、美派郭泰祺、英派王正廷、法派劉文島、德派蔣方震……以商榷態度征求外交部同意……上列人選盡可自由斟酌,兄所舉者不過供參考而已……雲元十二。

日領矢田奉命銑日回國參與會議,芳澤已於元日先返,因海州我軍又有掠奪日僑之事,故矢田奉命於回國前一晤南京軍政最高當局。並稱對魯日軍正擬撤至京津,乃有海州事件,實為殘念(日文“殘念”乃遺憾)……明晨一見吾弟及展堂梯雲諸兄……不誤後日船期,囑為轉達。雲寒申。

……昨致何亞農(澄)兄電曰:頃晤介公雲:接煥兄(馮玉祥)電,意在調停,主寧漢同時北伐,彼擔保漢方決不掣肘等語。此方復電請煥兄親往坐鎮武漢,則此間方可安心克期北進等語。現介公擬不日赴徐州督師,進取山東,囑代催百川兄(閻錫山)從速進窺直隸,借竣全功……雲刪。

頃接彭淩霄(程萬)由太原密函言:京綏、正太兩路均已出兵,正太路擬至相當地點暫止,張家口或可不戰接防。百川現急盼亞農到,聽取吾弟最後辦法進行。至馮閻之間頗多猜忌,馮現立於國共間調停地位……雲刪。

頃以袁良名義致電小村文曰:“頃聞國民政府今後對於日本之方針,將視日本此次對華會議之議決為依據而決定之,故此次日本對華會議,實關今後兩國之安危,務請密陳外務當局,實業界同志,充分努力,務於此時造成東亞大局永久和平之基礎,無任切盼。”……雲沁未。

山梨大將本日傍晚可抵滬,預定明日晚車或後日早車赴寧,兄晤談後情形當即電聞。近日上海黨部對日鼓吹經濟絕交甚烈,據一亭(王震)先生言:“總商會門口已備有木籠四只,下附輪盤,預備捉拿私進日貨者入籠,曳之遊行,且已發現一次扯破三井提單之事。”此種行動有五點可慮:(1)硫磺不來,兵工廠必將停工;(2)附稅收入,日貨居五分三,英貨居五分一,其余各國五分一,若實行排日貨,附稅收入必減少每月六七十萬元,影響於前發之公債;(3)西披(共產黨)或乘機活動,且事實上已得有此種情報;(4)山梨等來,萬一有侮辱情事發生,必惹起重大交涉;(5)上海秩序或引起重大糾紛。此事行政機關未便說話,應密請中央黨部設法勸阻,嚴行制止,並請勿說明由兄報告至要。雲沁未。

昨托靜芝密呈王、劉二君函,計達覽。查王劉皆士官生,舊同盟會人,王(似為王金鈺號湘亭)與孫(傳芳)為譜兄弟,孫之基本勢力在鄂時系繼承王而得,故孫部下大半為王舊屬。劉號煥南,國民二軍嶽維峻之參謀長,與嶽弟(嶽軍)在豫時同事,極相得。易次幹君亦在豫時同事團體中之一人,此次王劉派易持函訪嶽,職是故也。晨晤次幹,談如下:(1)孫在揚(州)時,曾六電王,及王到揚,正我軍進迫江北,王力勸孫退魯,勿助效坤(張宗昌);(2)孫現知大勢已去,自身翻不轉臉,故約王繼承其職,劉副之;(3)入手辦法:第一步與南軍聯絡確實後,共先滅魯;第二步與閻(錫山)合作去奉,惟孫要求對奉須先禮後兵;笫三步共討武漢;(4)計議既定,王劉於廿日由北京起程,往商閻,次幹於廿二日由津南來;(5)次幹言:孫直屬有槍四萬八,鄭俊彥九千,周蔭人二萬六,每槍平均有彈三百五十發。另孫、周、鄭三部合計有炮八十門,手提機關槍一千,迫擊炮千余,人數約十一萬;(6)惟次幹於昨日上午接王、劉由太原歸津後來電,系廿八日下午五時發者,文曰“王款祈緩交”五字。王款指王、劉等之函而言,似其中或另有變化,只得再待後信,特達。雲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