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氣吞萬裏如虎(第2/5頁)

平民熱愛劉裕,門閥懼怕劉裕。士兵們渴望新的征服,他們需要更多的財富。劉裕安靜地等待機會,只要有耐心,機會總會來到你的面前。

機會出現了,後秦國皇帝姚興病死。若想讓機會從劉裕手指縫裏溜走,太難。劉裕下令出兵北伐,江南人的熱情再次點燃。

江河水盛,桂花飄香。

大江之畔,石頭城下,劉裕和劉穆之話別。兩人沒有說話,誰也不必說話,心知肚明。北伐軍的大後方,劉裕的未來全部托付給劉穆之。

東晉軍隊兵分五路,水陸並進,浩浩蕩蕩踏上萬裏征程。

第一路,王鎮惡、檀道濟率步兵為前鋒,自淮、淝一帶向許昌、洛陽方向進攻。

第二路,沈林子、劉遵考率水軍,趨石門,自汴水入黃河,直指洛陽。

第三路,朱超石、胡藩率部由襄陽赴陽城。

第四路,沈田子、傅弘之率部由襄陽趨武關。

第五路,劉裕率大軍最後出發,王仲德統領前鋒,經泗水開巨野澤入黃河。

和東晉歷次北伐一樣,劉裕選擇用水軍為作戰部隊運送物資。第一戰略目標攻占洛陽,第二戰略目標進攻長安。

王鎮惡和檀道濟主攻洛陽,朱超石部策應,沈田子部吸引後秦關中部隊,沈林子水軍保障軍隊給養,這是劉裕第一步棋。

如果晉軍實現第一戰略目標,整條戰線便暴露在北魏國眼皮底下。魏軍會不會參戰?劉裕也做出了部署,王仲德率水軍進入黃河阻擋北魏軍隊南下救援秦國。等劉裕大軍到達洛陽與各路軍隊會師後,合力進攻關中。劉裕設計的作戰計劃極其精妙,渾然天成。

貳 群將爭功

出身平民的將領們明白,前程、富貴、躋身門閥士族行列,一切榮耀與夢想要靠軍功去實現。每一路主將都堅信:我會第一個到達長安。

王鎮惡是箭頭,擔任主攻。因此,出發前,劉穆之特意在積弩堂做動員,勉勵說:“昔年晉文王委任鄧艾伐蜀,而今相公把伐秦重任交給你,自勉自強!莫要辜負信任。”王鎮惡當即斬釘截鐵立下軍令狀:“不克關中,誓不復濟江!”

劉穆之將他比作滅蜀的鄧艾,這對壯志淩雲的王鎮惡來說,是不祥之兆。鄧艾蕩定巴蜀之後下場淒慘,有鄧艾恐怕少不了鐘會,難道真有人會成為鐘會嗎?歷史驚人的相似,由襄陽向武關進軍的沈田子不幸扮演了這樣的角色。

沒有人能夠預知未來。王鎮惡信心爆棚地率軍出發。東晉前鋒軍團由兩員大將指揮,除王鎮惡外,還有檀道濟。檀道濟是一員勇將,跟隨劉裕京口建義,轉戰南北,向來身先士卒,所向摧破。王鎮惡想立功,檀道濟不服輸,兩人各率一支部隊進攻。王鎮惡在北,檀道濟在南,自東而西向洛陽攻擊前進。

兩路晉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河南大平原飛速挺進,連戰連捷。後秦國各地守將望風降服。檀道濟進軍更為神速,攻破新蔡,進克中原重鎮許昌。沈林子水軍自汴水入黃河,攻克倉垣,與王鎮惡、檀道濟會師成臯關。

晉軍合兵一處,馬不停蹄,長驅西進,大敗洛陽外圍守軍,俘虜秦軍四千余人。檀道濟直逼洛陽,守軍投降。後秦援軍震驚於晉軍閃電攻勢,不敢援救,坐看洛陽失守。

晉朝舊都洛陽光復。晉軍前鋒軍團一個多月轉戰一千多裏,幾乎將步兵當做騎兵用,此時劉裕的大軍尚未從彭城起程。

後秦土地接連淪陷,但皇位之爭絲毫沒有停止的跡象。鎮守陜津防備晉軍的皇子姚懿自稱皇帝,姚泓忙派皇叔姚紹前往鎮壓。

姚紹是關中名將,姚泓之所以千方百計從弟弟那邊把他爭取過來,就為他的軍事才能。姚紹不負眾望,一舉平定姚懿之亂。一波剛平,一波又起,鎮守安定的姚恢不滿待在兇險北疆,以清君側名義率鎮民向長安進發。姚紹急急忙忙回到靈台阻擊,好不容易殺死姚恢。此時晉軍已打下澠池,進逼潼關。

根據劉裕的戰略布置,前鋒諸軍到達洛陽後,等待後續大軍會合再前進。王鎮惡見檀道濟先入洛陽,奪了頭功,又發現後秦內亂,認為潼關空虛,當機立斷,違反劉裕戰前布置,徑直撲向潼關。檀道濟、沈林子也不示弱,采用曹操破馬超之計,北渡黃河殺向蒲阪,準備由此渡口處入關。

姚紹率五萬大軍狼狽東歸,搶在王鎮惡之前到達潼關,借助潼關天險和蒲阪堅城組織起有效防禦。也就是姚紹,換成別人,東一頭,西一頭,部隊早已拖垮。姚紹再次凝聚起秦軍鬥志,擊敗了晉軍進攻。

王鎮惡攻勢受阻,檀道濟、沈林子也分別在蒲阪和匈奴堡遭遇挫折。前鋒軍團的將領們這才感覺到形勢不容樂觀。他們的補給線拉得太長了,沈林子水軍所帶的給養不足以維持前鋒軍團曠日持久的戰爭。沈林子認為既然蒲陂有重兵把守,不宜再攻,建議檀道濟向王鎮惡靠攏,集中兵力打潼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