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虎步中原(第4/8頁)

為爭取中原地區漢人的支持,分化燕國人。在張袞等人的推薦下,拓跋珪大量起用漢人中傑出的人才做官參軍國要務,先後任命北方著名的士族領袖崔宏、屈遵、崔逞等人。

河北戰亂,燕國高陽太守崔宏逃往海渚,拓跋珪親自騎快馬追到海邊,頗有“月下追韓信”的味道。拓跋珪的誠心感動崔宏,下船歸順,與張袞聯手參與創立北魏各項軍國制度。博陵令屈遵投降,拓跋珪拜為中書令,連升數級。燕國秘書監崔逞拜為尚書,掌管三十六曹。拓跋珪自降征服者的身價,終於穩定河北戰局,爭取到一部分百姓和漢人士族豪門勢力對魏國的支持。而此時,中山城內發生了一場叛亂。

叁 奸王慕容麟

人們在危險之中會同仇敵愾,一旦形勢略有好轉,利益會讓人變得六親不認。慕容寶下詔鎮守遼東的龍城守將慕容會發兵解圍,慕容會因改立太子之事對慕容寶不滿,不想發兵。後來在慕容寶不斷催促下,勉強應承,但大軍到了薊城便停止不進。

魏軍長期圍困中山,遼東援兵遲遲不到,城中將士有心出城與敵人決一死戰。慕容隆向慕容寶請戰,欲與敵人拼個魚死網破。慕容寶別無他策,只得同意。燕軍整裝列隊待發,誰知,負責軍事指揮的慕容麟幾次三番阻止大軍出擊,慕容隆集合起隊伍又解散,前後四次。

急不可待的數千燕軍將士齊聚皇宮向慕容寶請命出戰。慕容寶為眾將士的豪情所感染,下令出擊。慕容隆披甲上馬,召集將佐下定必死的決心,對戰士們立下遺言說:“倘若我有什麽不幸,你們如果有人回到北方,看到我母親,請代為稟告我此時的心情。”大軍開拔的當口,慕容寶再次聽從慕容麟的勸阻,不準出戰。將士們憤恨不已,慕容隆涕泣而還。

慕容麟阻止燕軍與魏兵決戰有秘密目的,準備利用魏軍圍城的權懈期發動軍事政變。他唆使部將慕輿皓謀弑慕容寶,被慕輿皓的妻兄告密。事情敗露,慕輿皓與同謀數十人斬關投降魏軍。燕國統治集團內部矛盾顯露,慕容寶與慕容麟嫌隙頓生。慕容麟露出廬山真面目,撕下偽裝,赤膊上陣,派兵劫持禁衛軍將領慕容精,讓他率禁軍殺掉慕容寶,慕容精當場拒絕。慕容麟大怒,殺死慕容精,率親信出城,跑到丁零人的部落裏去了,中山城人心動搖。

慕容寶急了。他不清楚慕容會的龍城兵在哪裏,總以為就在附近,害怕慕容麟奪了慕容會的軍隊,占領龍城。那樣的話,自己連老家也回不去了。慕容寶狠下心來,放棄中原,北還遼東。借著漆黑的夜色,慕容寶與太子慕容策、慕容農、慕容隆、慕容盛等人率一萬騎兵北逃。中山城大亂,有投降北魏的,有向鄴城逃跑的,城中無主,百姓惶惑,城門大開。

拓跋珪打算連夜入城。王建一心擄掠財物,害怕天黑管不住屬下,東西搶了藏起來,自己撈不著。借口怕士兵們搶劫府庫財物,勸拓跋珪天明入城。拓跋珪想想也是,反正慕容寶跑了,進中山城不在乎早一天晚一天。

次日清晨,北魏軍隊全傻眼了。中山城門緊閉,城中軍民害怕魏軍擄掠,擁戴沒來得及逃走的皇族慕容詳為統帥閉門堅守,不放魏軍入城。拓跋珪出動軍隊攻城也沒攻下來。郁悶中,拓跋珪派人向城中高聲喊話:“你們的皇帝拋棄你們不管,逃跑了,你們幹嗎白白找死,為誰呀?”城裏老百姓說得氣人:“我們都是些無知的小民,只是害怕又像參合陂那些人一樣,在這裏權且拖延十天半月的活命罷了。”拓跋珪氣得盯著王建眼裏冒火,心想你凈出餿主意,上一次參合陂坑兵就你出的主意,這一次又不讓連夜入城,好,這回進不去了。拓跋珪氣急敗壞,一口唾沫啐在王建臉上。下令長孫肥、李栗率三千騎兵去追慕容寶,慕容寶溜得夠快,連影子也沒追到。

軍中乏糧,拓跋珪撤中山之圍到河間征糧吃飯。中山城又發生內亂,慕容詳見魏兵退走,揚揚得意,殺死庫官驥等慕容寶留守中山城的將領自稱皇帝,並將拓跋觚斬首,與北魏劃清界限,希望以此堅定人們抗戰的信心。

拓跋觚是拓跋珪同母異父的弟弟,北魏駐燕國的外交官,因索馬事件兩國交惡,被扣留在中山城。慕容垂特別欣賞這個孫外甥,私下有意讓他做魏國國主,待之恩情厚重。拓跋觚在中山期間,留心學業,誦讀經書,贏得後燕人的好感。慕容詳殺害拓跋觚,白白激起拓跋鮮卑人的憤怒,得不償失。為恐嚇反抗自己的人,慕容詳執政短短一個月裏,殺戮無度,王公以下五百多人被殺,內外震動,莫敢忤視。威嚴不是靠殺人獲得的,人們逐漸離心離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