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懷與1958年軍委擴大會議

1958年軍委擴大會議,是一次在全軍範圍內反“教條主義”的會議。在當時復雜的國際政治環境和黨內“左”傾的錯誤思想影響下,這次會議錯誤地批判了劉伯承、粟裕、蕭克等一批同志,使我軍的現代化、正規化建設走了彎路,後果是嚴重的。彭德懷同志作為國防部長,主持軍委工作的負責人,也是這次會議的主持者和總結報告發言人。由彭德懷傳記組集體編寫,當代中國出版社出版的《彭德懷傳》談到這件事,評價說:“這次軍委擴大會後,在全軍範圍內掀起了一場反教條主義的運動。這致使絕大多數擔任過訓練工作和軍事院校工作的領導幹部,受到不同程度的批判,被迫進行檢查,引起了許多幹部不安心訓練工作和院校工作,嚴重地傷害了這部分幹部的工作積極性。同時由於批判和否定某些舊的做法之後,一時又拿不出新的辦法來代替,打亂了軍隊正規化現代化的建設進程,使軍事建設工作和院校教學遭受了很大危害,給軍事建設工作帶來了不良後果。這次運動彭德懷雖然不是主要的發動者,但他的思想和發動者是完全一致的。加上他是這次會議的主要主持者,因而後人認為他對會議的錯誤應負更多的責任,是完全可以理解的。”[1]

我們認為:作為一位偉人,彭德懷同志的歷史功績是無可否認的。但是研究一位偉人,不僅要肯定他的歷史功績,也要研究他的歷史教訓,因為有時教訓給後人的教益更為深刻,更應引起我們的關注。1958年的軍委擴大會議,由反“教條主義”轉化成一場軍隊內部的政治鬥爭,這其中有錯綜復雜的歷史因素和人為因素,不應由彭德懷個人承擔責任,也不是彭的本意。要搞清這些問題,目前還有困難,也不是本文的重點。本文擬從建國後我軍的建設方針和教育路線入手,探討反“教條主義”的歷史背景和發展演變,總結我軍正規化、現代化建設的一些教訓,同時給彭德懷同志一個符合歷史實際的評價。由於掌握資料有限,這些意見是不成熟的,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