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防空保衛戰的勝利

了解到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的嚴峻形勢,巴基斯基部隊這次調動采取了臨戰非常措施,空中梯隊在轉場過程中隨時做好戰鬥準備,地面梯隊則要求隨到隨展開隨參戰。3月13日,米格-15飛行團第一梯隊到達徐州機場時,突然遭遇國民黨P-51戰鬥機的空襲,蘇軍米格戰機立即起飛迎戰,當即將其擊落。次日國民黨空軍又派一架B-25轟炸機臨空偵察情況,蘇軍飛機又起飛予以迎擊,將其擊傷後迫使其降落在徐州東大湖車站附近,除一名射擊員在空中被擊斃外,國民黨空軍分隊長孫希文上尉等6名機組人員全被俘獲。

3月20日,巴基斯基部隊殲擊機團先遣隊剛到上海,立即領受了隨時起飛作戰的任務。23日國民黨飛機入侵上海,蘇軍戰機迅即起飛,將正在轟炸掃射的一架P-51飛機擊落,首戰告捷。

4月1日,上海防空司令部於淮海中路1189號建立起了人民解放軍第一個要地防空合成指揮所。至此,上海完成了有諸軍兵種參加的現代化要地防空配系——空中設防。

上海空中設防後,蘇軍巴基斯基防空集團與人民解放軍地面高炮部隊密切配合,在保衛上海的防空作戰任務中連續取得了重大戰績。4月2日國民黨空軍派出兩架P-51型戰鬥攻擊機襲擾上海市區,轟炸掃射。蘇軍殲擊機立即起飛迎戰,在追擊過程中精確攻擊,將其中一架擊落於杭州灣海中,又將另一架擊成重傷,墜毀於浙東四明山區。4月18日國民黨P-38飛機兩架從海上進入上海地區,長機未及投彈即被擊落於橫沙,飛行員王寶翔斃命。僚機亦被擊傷,機身冒煙發動機起火,最後墜落於國民黨空軍岱山機場海邊,飛行員李長泰跳傘落於岱山島以西海面。兩次空戰連續擊落4架國民黨飛機後,引起了國民黨軍將領的震驚,他們難以想象共軍怎麽一下具備了先進的空軍和防空裝備。因此,國民黨空軍一改以白天轟炸為主的空襲方式,轉為夜間偷襲。[30]

5月11日21時國民黨空軍B-24轟炸機四架,分三批攜帶重磅炸彈企圖乘黑夜轟炸上海,被地面雷達發現之後,上海的防空部隊全部進入一等戰鬥準備,嚴陣以待。第一批飛機遭到防空部隊高射炮射擊,掉頭逃跑,當第二批的一架飛機剛進入上海市區,就被蘇軍探照燈照中和不間斷地跟蹤。蘇軍拉-11戰機起飛迎戰,地面高射炮緊密協同,交替輪番射擊,一架轟炸機被擊中,墜落於浦東塘橋,機組人員全部喪命。另一架B-24飛機未進入上海境內即倉促投彈,然後調頭逃竄。上海市民目睹了這場空戰,第二天的《解放日報》以“血債必須血還,一架匪機被擊落”的大標題,報道了國民黨轟炸機被擊落的消息和飛機殘骸的照片。其中一塊碎片上印著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字樣。這個消息使被空襲轟炸壓抑多日的上海軍民感到振奮,但為了保密,不能暴露蘇軍的行動。報紙只籠統地說國民黨飛機“被我防空部隊擊落”。在陳毅市長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外國記者問是用什麽武器擊落飛機的,陳毅說是用高射炮打下來的。有的記者問:“高射炮能打這麽高嗎?”陳毅風趣地說:“它能飛多高我們就能打多高!”[31]

被擊落的國民黨空軍飛機殘骸

上海空中設防短短2個月的時間,蘇軍巴基斯基部隊在上海警備部隊配合下,四戰四捷,先後連續擊落國民黨空軍各型飛機6架,制止了國民黨空軍對上海的轟炸破壞。台灣當局不得不采取“避免深入”的方針,明確國民黨空軍的任務應轉為防守。

國民黨將領百思不得其解,解放軍怎麽會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具備防空和空中打擊力量?駐舟山的空軍將領勞聲寰回憶:“我們的空軍確實掌握了空中和海上的情況。不僅經常攻擊對岸結集的船只,還深入內陸,遠至上海杭州一帶偵察共軍的活動狀況。我特別建議注意共軍的空軍情報。當時很多人都以為短時期內共軍還不會有空軍參戰,因為他們沒有飛行員和飛機。我則認為蘇聯極有可能以飛機和飛行員直接介入。最初我們的偵察機經常執行空中照相,各機場上都未發現飛機。不料沒有多久,就有一架P-51在杭州附近被敵機擊落。接著是飛往上海準備轟炸共軍的一架B-24被擊落。空軍負責掩護的八架P-51曾與敵機發生空戰。這就說明共軍已有空軍了。但究竟是何種飛機還不清楚。於是空軍派了一架P-38照相偵察機前往偵察,落地後將照片沖印出來,無不驚嚇。原來共軍的飛機竟是當時蘇聯最新的噴射戰鬥機米格-15,僅虹橋機場上就停了數十架。這種飛機的性能比我們的P-5l好得太多。我不幸而言中,蘇聯果然直接介入了。這一張空中照相決定了舟山群島的命運:沒有制空權,不能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