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的密使(第4/6頁)

“可我要是不在了呢……”他考慮起這個問題。

金順記是按現行組織繼續下去,還是讓各個分店獨立經營,他下不了決心。兒子們當中若有特別傑出、有領導力的人,維持現狀未嘗不可。可是,四個兒子性格各異,沒有一個出類拔萃。若由長子繼承,統文也許有統率能力,卻粗枝大葉,連維材不放心。

“只有改組!”連維材停下選茶的手,自言自語。

可供參考的是外國的組織。中國不論多麽大的商業組織,都不可能完全脫離所謂的家。拿廣州十三行貿易家來說,最大的怡和行就屬於伍姓家族,脫離伍家,就沒有怡和行。但是,英國東印度公司就與特別家族沒有關系。東印度公司曾是英國入侵東方的尖兵。現在在上海的英商,不論維多商會,還是查頓—馬地臣、顛地或巴塔菲爾等更大的商行,雖都冠以個人名字,但並不像中國商行那樣與家有著緊密聯系。連維材長期與英國人做交易,知道他們商業組織中有一個重要因素——share(股份)。連維材在考慮這個問題時,中國還沒有公認的譯語。連維材會英語,他用原文來考慮“股份”的問題。每次談判困難,英商便要提出:“一定要跟shareholder(股東)們商量……”

連維材找人請教過這個問題,自認為掌握了這方面的知識。

“這種組織很有意思!”他平常一直這麽認為。金順記不論是原封不動,還是分開,這種組織都應當研究,然後吸取其中積極的因素。在做決定前,必須要認真研究。

“就要到孫子的一代啦!”他的手指又開始動了起來,幹透了的茶葉被揉成粉末,從他指縫落下。最大的孫子已經十五歲,是長子統文的兒子。

“比我小時候愛學習,成績也很不錯……”連維材想起統文來信中的這兩句話。在念這封信時,連維材的妻子阿婉笑道:“要是不如統文成績好可就糟了。很少有像他那樣不愛學習的孩子。”

“讓統文的孩子到英國去學習怎麽樣?”

“好主意!”連維材想到這裏,站了起來。他這人一旦打定什麽主意,馬上就要付諸實行。他馬上就給統文寫信。至於留學地點,可以跟哈利·維多商量。

“對,如星也去……”

如星是西玲的女兒,和統文的兒子同年。也許如星也呼吸點外國空氣為好,但關於如星的事,必須要說服西玲。西玲從北京回到上海後,去了趟香港,又回到上海。如星一直住在上海。

連維材走進西玲的房間。

“要不要讓如星到外國去學習學習呀?我打算把統文的孩子送到英國去。”他單刀直入。

“是突然靈機一動想出來的吧?”事情太突然,連西玲也皺了眉。

“是的。”

“考慮到孩子的幸福嗎?”

“那還用說嗎!”

“那孩子的幸福憑靈機一動就能決定嗎?”

“也有所謂的靈感嘛!”連維材應答沉著,看來不像臨時想到而馬上說出來的。

“明白了。您說的話不會有錯。不過,我不願她去英國!”

連維材默默地點頭。

“如星去的地方,我也要去。”

“我早就想到你會這麽說。”連維材苦笑。

“那麽,可以嗎?”

“當然可以。”

“不過,不會馬上就走吧?”

“那當然,決定了留學的地方,還要進行各種聯系。”

“那麽,我在這期間要去幹一件事。”

“一件事?在什麽地方?”

“天京。”

“非去不可嗎?”

“嗯,一定要去。天王密使已來到此處。”

“天王密使?”連維材一時說不出話來。

不論什麽事,只要關系到西玲,都會叫人大為吃驚。而且,她一旦打定主意,想叫她打消,幾乎是不可能的。連維材毫無辦法,只好笨拙地幹笑幾聲。在楊秀清上面,只有一個深居天王府,不知在幹什麽的洪秀全,下面是北王韋昌輝。他必須要爬上去,同時踢開下面的人。楊秀清對洪秀全毫無警惕,他根本不承認洪秀全有什麽實力。楊秀清自認對洪秀全很了解。能讀會寫,有基督教知識——楊秀清只在這兩點上承認洪秀全比自己強。

“天王在編書,非常忙。”對於希望拜見天王的人,天王府女官們都以這樣的借口拒絕。

天王確實每天都在執筆寫東西。人們說他熱衷於宗教著述,他本人也確實很認真。他真心相信,這樣的著述問世,可以拯救很多人的靈魂。

“我喜歡天王的著作,希望能早日讀到它。”楊秀清表面這麽說,內心卻非常瞧不起,他根本不認為宗教著作會有什麽力量。楊秀清是文盲,他只喜歡叫別人念書給他聽。歷史書有時有點意思,其他書他沒有興趣。聽枯燥無味的大文章,簡直是種痛苦,寫這種文章不是更加難受嗎?聰明人絕不幹這種傻事。